作业帮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资讯

弱势群体调查报告(6)[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8 15:11:12 社会学论文
弱势群体调查报告(6)[1]社会学论文
【找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变换为金钱的中介者;第四类则是部分驻国外及港澳等地的中资机构的掌权者。除上述四类通过各种寻租活动致富者之外,还有一些“抓住机遇”在改革中“搭上车”的人。(以上参考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
  很显然,弱势群体是腐败问题的受害人,他们对这个问题表现的非常敏感,对腐败官员相当痛恨。当被问及“是否会根除腐败”时,大部分持悲观态度。他们很多人认为自身生活的困窘与领导的贪污腐败大有关联,认为必须加大法治力度,“杀一儆百”。
  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个案来具体地感受一下底层民众的心理:
  个案李某男下岗岁。
  当被问及下岗原因时,李某坦然承认这和他自身能力有关,但他同时指出,正是单位领导的腐败无能,导致好端端一个工厂的破产。他说,“单位里的事说不明白,都说工人是领导阶级,为什么当官的坐小轿车我们饭都吃不上?我们厂里那些当官的是怎么上去的?市里面有人。什么是能耐?会拍就是能耐。……当官的全他妈是孙子,我们被孙子坑了。”
  个案魏某男下岗岁。
  和李某相似,他也把下岗的一定原因归结于领导的腐败,不过,他更多的是表现出一份看透了的无奈。他说,“我们厂本来还能活,他们(指厂领导)不想干了,想卖,好端端的机器当废铁,自己可算是捞够了……现在这社会没地方说理,自己老实呆着吧。这么回事,没有门子没当官。”
  个案张某男残疾岁。
  张某下岗后想在社区谋一个活干,但是社区领导迟迟不予安排,一些空位子都交由有关系有人去做,张某对此愤愤不平。他说,“你们既然下来了,说好好写一写。我们社区上面给拨了三百万,哪去了?没了。我们可是没看到他们给社区干什么实惠事,没办法的事。”
  以上可以看出,在利益分配中作为弱势一方,他们很难心悦服地接受既定的游戏规则,对个别领导干部的以权谋私,他们相当愤怒。目前虽然党和政府的反腐工作卓有成效,但是腐败的面积是巨大的,转型期的体制真空给了太多人可乘之机。现在弱势群体愤怒的情绪郁积着,甚至已经上升到一个危险的高度。政府务必要做好疏导的工作,进一步加大体制监控与司法打击的力度,显示我们处理腐败问题的信心与决心,否则后果很难估计。
  ⒊对改革负面问题——贫富分化的认识。
  贫富分化作为近年来越来越凸现的社会问题,与腐败密切相关。现在已经不是讨论贫富分化的有无,而是要考察反映贫富分化的基尼系数到底是多少,如何来弥合贫富分化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这次所调查的对象有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贫富分化哪个社会都有,现在还可以接受;也有的认为现在“赃钱”太多,有的人富的不明不白。概况来说,人们可以接受正当的贫富分化,但对权势阶层一些灰色收入表示愤慨。
  从全局上看,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此来推动全民族的共同富裕,这一宏观构想已经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共同贫困”虽然已经解决掉,但“共同富裕”还远未实现。现在政府和社会不得不正视这样的一具事实: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了一种“马太效应”:穷者越来越穷,富者越来越富。由于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有导致贫富分化的自发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坚持共同富裕原则,避免两极分化过度,将贫富差距控制在一个适当的程度,疏导下层不满的情绪,降低社会风险,也成为政府必需面对的重大问题。
  个案张某男下岗工人岁。
  当被问及对改革的整体评价时,他很严肃地说“要感谢邓小平”,毕竟,收入和改革前相比高了一大块。但他认为,“虽然小时候总是吃不饱饭,但是那时候家家都一样,谁也不比谁高多少,日子过得舒心。现在不行了,啥样人都有富得流油的,你看看那些小洋楼是老百姓住的么?我们靠一双手挣钱,那些人呢?那些钱哪来的?大风刮来的?我不说你们学生也知道。”
  个案徐某女残疾岁左右。
  徐某也是因为工伤,生活难以自理,面对改革的大形势,他说,“我是没知识的人,这些我也不懂。我现在就想快点把治病的钱报了。”当被问及如何看待贫富分化,她说,“有钱的人确实有本事,但挺多人不是好道来的,我寻思着法院应该管一管他们,咱们不是社会主义吗?那帮人跟老百姓比,有点太富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从根本上说,弱势阶层的处境恶化对政府而言是具有危机性质的社会问题。所以政府面临的抉择是艰难的:在公有制条件下,劳动推动生产力是主要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已初步建立的情况下,资本推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仅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资本收入越多,越有利于资本形成。如何使资本要素参加分配,并确定劳动收入与资本收入的比例,牵涉到社会公正问题,而不平等这个伦理问题又和所有的社会经济关系相连。不管怎样,政府要考虑和不仅仅只是经济效率问题,它所肩负的责任比这要复杂得多。因此,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政府不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