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文学论文 > 教育资讯

哲学论文:原创论文:论虚与实[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31 15:26:12 文学论文
哲学论文:原创论文:论虚与实[1]文学论文
【找论文网 - 文学论文】
一、虚与实

虚实是客观物质在主体感官中的反应,是人的视觉的最一般现象,从现象产生的原因上分析,“实”是指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主体感官的同一性。任何事物都以各自的形态存在与自然中,而不为意识所规定,物体是意识的对象,意识是对对象的反应。因为人的感官是“同构”的,所以人对特定对象的特定形态有着相同的认识。这一相同认识的结果是:人承认了这一特定对象的客观真实性。因而可以说“实”时给予客观的视觉的主客观统一现象。

“虚”是指物质存在的三维性和人的感官的有限性。任何物体都以一定的体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位置上,每个物体都表现为占据了各个方向的封闭形式。这种立体的形式在同仁的感官发生作用时,由于人的观察方式的固定性,人不能感知到它的全部,而只能直觉到它面向自己的那部分。这是一种渐变形式——虚的部分。但正是在对这一程度不同的虚的形式的判断上,我们才知道了物体的形体结构以及它的空间位置,才能想象到物体另一面的另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看到的失误是不全面、不“真实”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在对同一对象的观察时所得到的关于这一对象的印象都不相同,因而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不断变化的,不确定的,这就是虚的现象。所谓“虚”是人对事物的不全面地反映,是基于主体视觉的主客观统一现象。

另一方面,“实”又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目的。认识自然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人通过在客观对象中的活动,不但获得了关于自然的指示,而且满足了自己的物质需要,使自然成为对人类“有用”的自然,人类对实的要求是对物质的要求。而“虚”是人类认识自身的目的,认识自身是人的“人性”的要求。人“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队伍的直接的片面地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享有、拥有,人的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译本77页)人的全面的本质就是人类的全部活动,这种作用于客观对象的活动,以免证明了人的本质的存在,另一面是客观对象称为赋予“人性”的存在物,人通过对熟稔的存在物的对象性活动是人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人对物质与精神的两大要求构成了人类全部活动的目的,假如人类活动偏向了某一方,人的本质就会出现“异化”。人只有站在“彻底的自然主义”立场上才能完成自身的进化进程,人只有成为真正的自然主义这才能处理好两大需求的关系,才能取得“虚”与“实”的统一。对于这种统一的认识和完成是人类社会总目的,这一目的只有经过人类在历史进程中对自然、对自身进行反复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对虚实统一在某种程度上的完成,这种在人类社会中自然与人性的相互统一,最好地反映在人类的艺术活动中,一部人类的艺术史就是一部思想史,哪一个时代的艺术品就是这一时代虚实统一的物化形式。工人的伟大艺术作品是实现了完全统一的人的活动,这种完全的统一在人类社会未能达到终极之前,最有可能体现在人类的艺术产品中,艺术就是具有这样一种价值的人类活动。

总之,虚实是人与物的最一般关系,虚实现象是人的视觉的最一般现象。艺术活动是使两者统一起来的活动。因此,讲清楚叙事的基本形式。变化规律以及须是在艺术活动中的认识,实践价值,以至回答关于美的基本形态问题是本文的目的。

二、虚实的两种形式

大家知道,物体是占据三度空间的封闭形式,这种有着提及的外在形式在感官的“差别阚限”作用下,在视觉中反映为无数转折者的小面。这些方位不同的“小面”受光后明暗产生差异,形成了虚实变化。正是这些极其丰富,极其复杂的变化使“表现”这一概念具有着多样性。绘画艺术就是尽力地、有所选择的表现这些“小面”,已传达各种各样的美。

首先,让我们来看虚实变化的基本形式。从存在于反映的关系上来判断,虚实变化存在着两种基本形式;其一,虚实的产生决定与物体面与客观上距离和光线的关系,由此产生的变化作用与人的知觉,这种形式及其产生的条件有以下几种:

1. 物体距视点远产生虚。

2. 物体受光少产生虚。

3. 双眼的视差产生虚。

4. 视觉中心的有限性产生虚。

5. 物体与视线的角度不同产生虚。

在这几种情况下,物体面的虚实没有质的变化,只在物体面与面之间发生数量上的差异,如图1:

这种形式的物体面上的虚实变化自身不具有价值,其价值只能体现在物体的“集合体”

上,因而我称这种形式为虚实变化的“量的形式”。

其二,虚实的产生决定于物质存在,即决定于物质本身的矛盾性,其生成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需有主体——人的参与。它是主体与客体必然关系的形式,这种形式不受客观条件的影响。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