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知识点解析(19)[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23 18:36:48 岩土工程师考试
2016年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知识点解析(19)[1]岩土工程师考试
7.2 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

  7.2.1 基本概念

  1 单液硅化法

  单液硅化法是硅化加固法的一种,是指将硅酸钠溶液(Na20.nSi02(俗称水玻璃)灌入土中来加固土的方法。经加固后的土可提高水的稳定性,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提高土的强度。

  2 碱液法

  碱液法是把具有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经加热到90~100°C,通过有孔铁管在其自重作用下灌入土中,利用NaOH溶液来加固黏性土的方法。

  7.2.2 适用范围

  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2.0 m/d的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对Ⅱ级湿陷性地基,由于碱液法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使用较少,而且加固深度不足5 m,为防止采用碱液法加固既有建筑物地基产生附加沉降,当采用碱液法加固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可行性。

  对于下列建(构)筑物,宜采用单液硅化法或碱液法:

  (1)沉降不均匀的既有建(构)筑物和设备基础;

  (2)地基受水浸湿引起湿陷,需要立即阻止湿陷继续发展的建(构)筑物或设备基础;

  (3)拟建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

  对酸性土和已渗入沥青、油脂及石油化合物的地基上,不宜采用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

  7.2.3 加固机理

  1 单液硅化法

  单液硅化法将硅酸钠溶液(Na20.nSi02(俗称水玻璃)灌入土中,当溶液和含有大量水溶性盐类的土相互作用时,产生硅胶将土颗粒胶结,提高水的稳定性,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提高土的强度。

  2 碱液法

  碱液法利用NaOH溶液来加固黏性土,使土颗粒表面相互融合黏结。对于钙质饱和的黏性土(如湿陷性黄土)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对软土需同时使用氯化钙溶液。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土中后,土粒表层会逐渐发生膨胀和软化,进而发生表面的相互融合和胶结(钠铝硅酸盐类胶结),但这种融合胶结是非水稳性的,只有在土粒周围存在有Ca(OH)2和Mg(OH)2的条件下,才能使这种胶结构成为强度高且具有水硬性的钙铝硅酸盐络合物。这些络合物的生成将使土粒牢固胶结,强度大大提高,并且具有充分的水稳性。

  由于黄土中钙、镁离子含量一般都较高(属于钙、镁离子饱和土),故采用单液加固已足够。如钙、镁离子含量较低,则需考虑采用碱液与氯化钙溶液的双液法加固。为了提高碱液加固黄土的早期强度,也可适当注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

  【7】对于黄土中钙、镁离子含量较低,常采用双液法加固;双液是指碱液与( )溶液。

  A、氯化钠; B、氯化钙; C、氯化镁; D、氯化钾; 答案:B

  7.2.4 设计

  7.2.4.1 一般规定

  采用单液硅化法或碱液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应于施工前在拟加固的建(构)筑物附 近进行单孔或多孔灌注溶液试验,确定灌注溶液的速度、时间、数量或压力等参数。

  灌注溶液试验结束后,隔7~10d,应在试验范围的加固深度内量测加固土的半径,并取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测定加固土的压缩性和湿陷性等指标。必要时,应进行浸水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以确定加固土的承载力和湿陷性。

  【8】对采用碱液法处理后的试验区范围内的黄土地基进行浸水载荷试验,是为了确定加固后地基土的( )。

  A、承载力; B、变形模量; C、湿陷性; D、压缩模量; 答案:A、C

  7.2.4.2 单液硅化法加固地基设计

  进行单液硅化法加固地基设计时,主要设计内容包括溶液灌注方式、溶液用量及配比计 算和灌注孔的布置等。

  1 溶液灌注方式

  单液硅化法按其灌注溶液的工艺,可分为压力灌注和溶液自渗两种,并根据加固土的性 质和加固目的确定。

  1)压力灌注

  是指向土中打入灌注管(有孔铁管),采用一定的压力将溶液灌入土中。可用于加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拟建的设备基础和构筑物的地基,也可用于加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上的既有建(构)筑物和设备基础的地基。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上的既有建(构)筑物和设备基础的地基之所以可采用压力灌注,是 因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有一定的湿陷起始压力,基底附加应力不大于湿陷起始压力或虽大于 湿陷起始压力但数值不大时,不致出现附加沉降,并已为大量工程实践和试验研究资料所证 明。压力灌注需要用加压设备(如空压机)和金属灌注管等,成本相对较高,其优点是加固范围较大,不只是可加固基础侧向,而且可加固既有建筑物基岩土工程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