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亲子教育 > 教育资讯

小儿推拿治疗宝宝常见疾病[1]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8 22:59:20 亲子教育
小儿推拿治疗宝宝常见疾病[1]亲子教育
相信爸妈们都有听过小儿推拿吧,即用推拿、按摩的手法预防或者治疗一些小儿疾病。小儿推拿可以说是一种绝对绿色的健康疗法,无副作用,效果好,可以有效增强宝宝抵抗力。像一些感冒咳嗽、发烧、哮喘、肠炎、吐奶等等疾病都可以采用小儿推拿的方式进行治疗保健。

  由于宝宝肠胃功能发育未完善,特别是婴儿时期的宝宝,因此特别容易因为各种刺激导致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如小儿腹泻、小儿便秘、腹痛等病症。

  病症1、受寒感冒

  推拿位置:

  外劳宫,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

  推拿方式:

  用揉法,称揉外劳;用掐法,称掐外劳。

  功效:

  可温阳散寒,发汗解表,可用于一些寒症,主治受寒感冒,腹痛,腹胀,肠鸣,腹泻,消化不良,痢疾,脱肛,遗尿,疝气等。

  病症2 咳喘

  推拿位置:

  肺俞,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推拿方式:

  用两拇指或用示、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100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功效:

  可益肺理气,止咳化痰。主治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病症3 呼吸道疾病

  推拿位置:

  小横纹,即掌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推拿方式:

  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功效:

  可开胸散郁,化痰涎。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病症4 百日咳、肺炎

  推拿位置:

  掌小横纹,即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推拿方式:

  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100-500次。

  功效:

  可清热散结,化痰止咳,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

  病症5 咳嗽痰多

  推拿位置:

  五指节,即手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处。

  推拿方式:

  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5~20次;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100~200次。

  功效:

  掐或揉五指节可镇惊安神,祛风痰,通关窍,掐五指节主要用于烦躁不安。主治咳嗽痰多,腹痛,惊惕不安,惊风抽搐等。

  病症6 小儿腹泻

  推拿位置:

  板门,即手掌面大鱼际平面。

  推拿方式:

  用拇指按揉板门称为揉板门,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可以止吐。反之,称为板门推向横纹,可以止泻。

  功效:

  可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乳食停滞,食欲不振。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暧气等 。

  病症7 小儿便秘

  推拿位置:

  天枢,即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推拿方式:

  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效:

  可疏导大肠,理气消滞。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病症8 腹痛腹泻

  推拿位置:

  肚角,即脐下2寸,(石门)穴旁开2寸大筋处。

  推拿方式:

  用拇、示、中三指做拿法,称拿肚角;或用中指端按,称按肚角。

  功效:

  此穴为临床止痛要穴,对寒性腹痛及伤食腹痛也相当有效。主治腹痛,腹泻等病症。

  病症9 小儿遗尿

  推拿位置:

  龟尾,即尾椎骨末端。

  推拿方式: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100~300次。

  功效:

  可疏调肠腑,司调二便。主治腹泻,便秘,脱肛,遗尿,痢疾等。

  病症10 消化系统疾患

  推拿位置:

  腹阴阳,即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推拿方式:

  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

  功效:

  可健脾和胃,理气消食。主治腹亲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