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名人的故事有吗?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0 14:44:31

爱国名人的故事有吗?快
爱国名人的故事有吗?

爱国名人的故事有吗?快
1955年初冬,刚刚冲破美国当局阻挠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来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就这一句话,决定了钱学森从事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生涯.40多年过去了,如今钱学森已90高龄.他以其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乃至整个国防高科技事业的奠基性贡献,为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写下了精彩绚丽的篇章.
1956年2月17日,钱学森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就我国火箭、导弹事业的组织方案、发展计划和具体措施发表了精辟的见解.《意见书》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不久,钱学森受命负责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0月8日———这正是钱学森回国一周年的日子,国防部五院宣布成立,钱学森被任命为院长.新中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由此开始了艰难的征程.新事业起步,千头万绪.钱学森首先给刚刚分配来的156名大学生讲授《导弹概论》,让这些从未见过导弹的技术人员了解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他拟定了空气动力学、发动机等有关专业的学习计划,并指导建立了导弹总体、空气动力学、发动机、弹体结构等研究室.
酒泉发射场.钱学森和普通科技人员一样,睡帐篷、吃粗粮,组织导弹试验的测试、计算、分析、研究.在前苏联突然撤走全部专家的困难条件下,他带领着中国科学家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于1960年11月5日,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枚导弹飞行试验.在现场的聂荣臻高兴地说:“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又参与组织了我国第一枚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爆炸试验,即原子弹、导弹“两弹结合”试验.核弹头在预定地点上空成功实现了核爆炸,此举震惊了世界.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又一次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作为一代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的目光总是具有前瞻性.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后不久,钱学森就组织有关专家就我国地地导弹的发展道路展开讨论,形成《我国地地导弹发展途径的意见》,提出了我国中近程、中程、中远程和洲际导弹的长远发展规划.随后,地空导弹、海防导弹,以及固体发动机、固体导弹、反导系统和运载火箭等项目,也在他组织和协调下陆续上马.1965年1月,他又向中央提出报告,建议早日制订我国人造卫星的研究计划并列入国家任务.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工程代号由此被定为“651工程”,钱学森担负“星———箭———地面系统”总的技术协调和组织实施工作.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遨游太空,向世界宣告新中国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一级英雄”王海大队长
人物小传:王海,山东人,1925年生,1945年入党,1946年入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任空三师九团一大队大队长的王海带领战友们创造了击落击伤敌机29架的战绩,大队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他本人因击落击伤敌机9架,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前,王海和战友们平均驾驶喷气式战斗机飞行时间只有20多个小时,而他们的对手美国空军飞行员大多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多在1000小时以上.但在抗美援朝战斗中,王海和他的战友们相信自己一定能打败强敌.1951年11月18日下午,180余架美机分头飞至我方上空进行狂轰滥炸,我机奉命起飞迎战.王海大队出动6架战机,向指定战区飞去.“跟我进攻!”发现敌机正在向清川江桥投掷炸弹后,王海发出命令.随之,编队从6000米的高度直捣而下,瞬间就冲到了1500米处的敌机群中.敌机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乱作一团,丢掉炸弹,仓促应战.见敌机采用“圆圈战术”,8架飞机首尾相连,互相掩护,与我机兜起圈子,王海一声令下:“爬高占位!”我6架战机一起昂头,急速跃上高空.紧接着,他们又一压机头,猛冲下去.几次冲击,硬是冲破了敌机的“圆阵”.王海抓住时机,向一架敌机猛冲过去,直到距敌机500米处才开火,打得敌机翻滚着坠向地面.剩下的敌机一个个惊慌万分,四散逃窜.战斗结束后,王海和战友编着整齐的队形返回基地.这次战斗中,他们一共打掉了5架敌机.王海大队一举成名.
爱国模范张金印
1995年1月27日,《中国国防报》头版显要位置刊发了一篇题为《一个房东老弟和一个八路老哥的故事》的长篇通讯,作者以饱含激情的文笔展示了张金印对一位老八路兄弟般的“半个世纪的人间亲情”,赞颂了张金印用人间真情谱写的“荡气回肠的拥军壮歌”.
张金印(1921-2003),河南省浚县黎阳镇后嘴头村人,中共党员.他怀着至深的爱党爱国爱军之情,离家别子,25年如一日,义务照顾河北省肥乡县翟固乡埔上村伤残军人“老八路”卢香林,同时,还先后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孙子送到部队报效祖国.
张金印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也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政党和军队,他对亲人的爱,对敌人的恨,同时刻骨铭心.
1945年,我冀鲁豫军区某部经过三天三夜激战解放了浚县城.部队休整时,张金印主动要求把5名伤员安排在自己家中,前来照料伤员的是一位河北邯郸籍八路军战士卢香林.他在张金印家护理伤员时和张金印坐在一起讲八路军为解放穷人打天下的故事.从此,张金印和卢香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两个月后,卢香林所在的部队离开了浚县.
全国解放后,1968年,张金印靠出外修秤糊口,在河北省肥乡县埔上村找到了卢香林.原来,卢香林离开浚县后随部队转战南北,1946年在解放湖北路城时被弹片炸伤,建国前夕作为伤残军人退伍还乡.这时,他的妻子已经病逝,留下一个呆傻的女儿.由于战争年代饱受风寒,后来又患了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日子过得相当艰难.看着眼前的情况,张金印思前想后,总觉得让一个为国家、为百姓流过血出过力的人遭受疾病和困难的折磨,心理不是个滋味.于是,张金印便确定留下来照顾卢香林.
在照顾卢香林的日子里,张金印靠走村串巷修秤挣的几个钱,不是为卢香林买药就是为他买好吃的.20多年间,张金印究竟挣了多少钱,他自己也说不清,但卢香林能在村里来回走动,人们清楚:卢香林走动的是一双腿,而支撑他那残躯的却是两颗心.
张金印有4个儿女,他们为了表达对两位老人的孝心,每年的春节前,都要把二位老人由河北接到河南与家人团圆,在河南住上一段时间,待到三、四月份天气暖和了再回去.卢香林来到河南张金印家,张金印家里人都把卢香林当亲人一样看待.家里人给老人缝衣做鞋,一做就是两套,有张金印的一份,也有卢香林的一份.
1991年农历10月15日,卢香林的病又犯了,整日时醒时迷.张金印一面请医生治疗,一面精心照料.后来,卢香林的病情继续恶化,不能吃东西,张金印就做点稀汤一勺勺地喂.卢香林大小便失禁,张金印就端了屎盆换尿盆.怕他躺得时间长了生褥疮,家中又没有多余的布片,张金印就把自己的衣服铺在卢香林身下,湿一件换一件.最后,屋里的气味已经呛得站不住人了,可是平时爱干净的张金印,竟一刻也没有离开那间破土屋.
1991年,农历腊月18日黎明,卢香林永远闭上了双眼,八十一岁的“八路老哥”卢香林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
卢香林去世后,由河北省肥乡县民政局、翟固乡政府和埔上村三级的干部用专车把张金印送到河南浚县老家.晚上,在欢送张金印专场电影晚会上,介绍了张金印几十年来的经历,赢得了在场人民群众的阵阵热烈掌声.
张金印25年,义务照顾革命伤残军人卢香林,爱国拥军,无私奉献,受到了党和政府及军队的表彰,张金印先后被河北省邯郸地区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军分区等6单位评为“国防教育模范个人”,浚县人民政府、浚县人民武装部授予他“爱国拥军模范”,鹤壁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及河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他“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
张金印于2003年9月1日(农历8月5日)去世,终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