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生命存在的意义10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4 17:20:50 体裁作文
生命存在的意义1000字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生命存在的意义1000字作文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

——题记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而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无数的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丁冬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

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那挫折必是滋润花的养分,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滋润它养分的花迟早也会枯萎。

痛苦和挫折是人生必然要遇到的两大难题,要想让我们的心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只有在遭遇挫折时排解痛苦,积蓄人生的力量为新的目标而奋斗,生命之花才会常开不败,生命的存在才会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

这篇富有哲理的议论文,开头通过精辟的阐释亮明了观点“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接着引用冰心的名言,列举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昭君出走大漠对论点进行有力的证明,结尾重申生命存在的意义。

篇一: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生命是为了什么?生下来,活下去。居然会有人接受这肤浅的答复。从胎儿到婴儿,幼年到少年,再从青年活到中年,最后两鬓斑白。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因为活着而活着,可世上又有谁能够真正的完成这一句话呢?没有,论古道今,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成它。因为总会有那么一天,人是要百年归老,回归自然的。

既然我们不是为了活下去而活着,那么又是为什么而活着呢?不管是为了什么,不管是在哪个阶段,最后我们都还是会一样。最后的结果都是要回归自然。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省略掉过程直接死亡?如果可以选择直接死亡,那生命就没有存在的意义。那么我们是为了什么而存在?就算哪一天我即将离去,我相信我还是找不到答案。

亲情友情爱情还有心情?这样的答复能够让你满意?你也太单纯了吧,不是吗?就算追诉到史前大战,或者宇宙大爆炸,我相信都不会有答案。既然没有答案,那它还能算是一个问题吗?

“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一句话看似简单,答案可以简单,书写就更简单。难道你就没有发现这十个字本身就有问题?全世界有七十亿人,可能就会有七十亿个不同的答案。白痴啊?只有白痴才会提出这么无聊的问题!所以我们一般都不会去在意,甚至不屑。一直以自己认知的意义和目标活着,有人认为爱情就是他的全部,他失去了爱情,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有人认为事业就是他的全部,失去了事业,他也没有存在的意义。其实可以大致分为: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目标、某个物品、甚至某天的心情,也可以令他们失去存在的意义。说到这个,有个白痴笑了。

“喂!你在傻笑什么呢?”

“我笑他们无聊啊,为了屁大点事就想不开,白痴啊!”

“因为你不懂,你什么也没有当然不知道失去了生命的希望是有多么可怕,哼!你只是一个只会活在自我空间里傻笑的白痴而已。”

“那你什么都知道都懂,对吗”

“当然,起码比你这个白痴知道得多。”

“那你可以告诉我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吗?”

“人活着当然是为了权利和金钱啦!你这个蠢蛋。”

“那你现在两样都没有,是不是你的生命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了?”

“这......我以后会有的,会的,一定会的。”

“那你现在还是没有告诉我答案吖。”

“......”

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太难了?太深奥了?还是太白痴了?是不是生命本来就没有答案,存在本来就没有意义呢?(inspirationalstoryyuedu.mipang.com)我一直在原地绕圈子,没有头,也没有尾,它就像一个圈,牢牢的把我困在里面,不能挣脱。

或许这是上帝(神?佛?史前文明世纪人类?)给我们下的一道禁忌,也或许是诅咒。永远也不可能自己找到答案。

我存在过?存在过,也可以说没有存在过。我失去了自我?也可以说找回了自我。是我迷惘想太多?也可以是清醒过头。所谓的迷惘不迷惘,清醒不清醒,白痴不白痴,只是两个圈子而已。只是看你如何选择自我。埋头于事业,结婚育儿,百年归老。可是,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但是事业有成,儿孙满堂,最后回归自然,不就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吗?

生命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谱写自己生命的旋律?

篇二:写作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

写作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黄孟轲

【专题名称】高中语文教与学

【专题号】G311

【复印期号】2010年03期

【原文出处】《语文教学通讯》(太原)2009年10A期

念作文大赛中获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我真正爱上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黄老师常带我们阅读解剖鲁迅、张爱玲、史铁生、马尔克斯,甚至还涉及韩寒的《三重门》等作品。不只是作品本身怎样感动我,在黄老师的启发下,我还知道了原来小说散文是这样的,可以这么写;原来写作就是作者对自己的人生与生命的以一种独到的眼光的审视,我也有自己对生活的个人感受。”

学生的写作虽然有别于作家的创作,但对生活的感悟,写作情感的触发,道理是一样的。透过作品与作品背后作家的创作情景可以使学生领悟写作的意义与特质,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通过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去审视世界万物。中学生的作文世界是应该也可以成为一个色彩斑斓、生气勃勃的语言世界。

二、我们只有了解他们,才能从这代人的角度去思考教育,尤其是作文教育,这样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生活的世界,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灵魂世界

我们看到,在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中,我们的学生常常处在封闭当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他们的处境又很无奈。学生常常很难真正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判断。所以不少学生又常常处于一种无奈的人生境地。长期以来,学校的作文教育费时费力且效果差,甚至在有些教师的“教育”下学生本来具备的写作灵气也被扼杀了。出现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无论作文指导,还是作文批改讲评,不少教师还只是以教师自我的意识、观念为出发点,从而导致学生作文的全过程都限制在教师自身的阴影之下。这样必然会使学生作文处于局限在教师意识支配下的被动状态,学生本来复杂丰富的思想情感、个性习惯、生活经历像一个螺丝钉被拧在教师所控制的大机器之中。长此以往,不少学生的作文缺乏激情,没有童心稚气,没有青少年应该有的风华正茂年轻气盛,看不出真切的生活感觉和体验,常常是言之无物、平庸无聊,既没有思想也没有情感,甚至空话、套话、废话连篇。

三、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位子

作文教学的前提与本质应该是对学生内在的生活、个性、智慧等首先是尊重,其次是爱护,再次是发掘调动激发,努力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唤醒教育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促使人全面觉醒进而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教育过程,具有生命性、意义性、立体性和过程性等特征。

每一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学习环境、个性志趣应该是有差异的,但有的教师

对学生作文的要求却是一样的,以一种模子甚至以自己的一种喜好来评定作文。无论是内容、角度、手法、语言、文体都只剩下一种风格,这是很可怕的。学生作文时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位子被教师占领了,学生的生活、个性、智慧都被教师的主观意识给扼杀了。讲得严重一点就是对人的个性的扭曲,它改变的是人的灵魂。现在更严重的是,很多教师以中高考作文的所谓标准规范来指导作文,让学生大量地去表现一种没有自己灵魂的东西,导致伪手法与伪语言就不足为奇了,伪崇高、伪思想、伪情感充斥着作文。

我常对一些教师说,学生的个性素养在我们的所谓训练培养中被不知不觉逐渐耗损了,甚至被扼杀了。我的学生之所以会写文章,我的做法非常简单,就是不扼杀他们的写作个性,努力唤醒他们身上的天性、灵性、智性,努力给他们的写作创设一个自由的良好的环境。常常可以看到一种现象,有些学生高一时文章写得不错,到高二高三反而严重地退化了。我曾经进行过三年的专门跟踪了解,一般来说学生刚刚进高中时很写与很不会写的学生占少数,多数是一般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一种,可见,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教师的教育因素。我了解的一些高一开始时会写的学生到了高一下学期写作能力开始衰退,到高二明显下降,到高三就只会机械地写应试文章了,原来的一些还没有被初中老师耗光的灵性被高中老师耗得差不多了。这些学生后来再去改变很难。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从尊重爱护其个性、智慧、情感再到尽可能多地去激发、唤醒实在太重要了。

写作教学中的唤醒,首先是挖掘学生身上的一种潜在的东西。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个性情感,不一样的思维特点,也就是说每个人有自己的一个“我”。我们的教育就是让“我”能够在作文中凸显出来,让学生找到自己写作的位子。我的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一定的写作个性。在个性化的文章当中,其实一个独立的写作的人也站立起来了,文章当然会各有不同,异彩纷呈。

四、对学生个性、才情甚至另类写作的思想观点应该去爱护,去引导,使他们的各种写作智慧充分张扬

劳林江同学是我2007届理科实验班的学生,来自农村。他理科成绩好,善观察,会思考。进入高中按其说法是受了我这个语文老师的影响“

文学作品。这在今天的中学生中是非常难得的。他为人平和,但文字张扬,敢于用文字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与个性;有时难免有点偏激甚至颓废,但更多的是显现着青春美好的东西。他的文字最可贵的是真诚,即使偏激颓废也是从心底里流出来的。他的文章引起我的注意是在高一

亮程,以一个农民的独到眼光去发现,文章中“证据”“村庄”既是世俗的,更是精神的。“家园”不只是一种事物的记忆与怀旧,还应该转化为一种精神财富、思想资源。他还思考“土地”“动物”是可以与人沟通,可以和谐地与人融会在一起的。他认为:“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其次是题旨的发现:在别人写过的旧题材中挖掘出新的内容。鲁迅先生在阅读古籍及中国的历史时发现了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的“吃人”——即对人民的奴役,对人民心灵的摧残。他为自己的发现而震惊,于是弃医从文,立志疗救国民灵魂,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等一系列作品。

再次是视角的发现:用新的切入角度,使人们对习以为常的生活另生一种观照。如发现自然界弱小生命蕴涵的力量,发现普通人的人性的善良与美好。这些就要求学生作为写作者,必须有自己的生活积累,有自己的生活体验。

1.走出单纯的模仿,真正凸显自己的个性。

我们可以看到,从一般的学生课堂习作到高考满分作文,从新概念作文比赛到《萌芽》《美文》(少年散文版)等报刊发表的优秀作品,很大一部分文章都有这样一些共同问题:缺少当代青少年应有的精神风采,而常常是或轻率地揶揄神圣嘲弄崇高,或眼光毒辣而过于阴冷,其人生在迷茫无奈中挣扎,多有反叛传统、反叛文化、反叛古典的倾向;其描写的世界也与以前的年轻人完全不一样;作者笔下的母语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汉语写作,语言欧化单一,有的甚至是粗糙,母语的典雅丰厚的魅力在其笔下很难看到;文风常常柔弱缠绵或无病呻吟;即使涉及到思想也常常是充满了虚空的味道。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在阅读批改一些有个性的学生作文时我也逐渐认识到,凡是学生中有独创性的文章,都对时代、现实、自我有深刻的理解和强烈的感受。具体点说,就是能够将对现实所表现的各种心理感情倾向,渗入到具体的艺术感受之中,从而使它变得大气,获得艺术穿透力。这往往也是今天学生写作中所最欠缺的。受“80后”写作影响的中学生,他们认同、追寻,并不约而同地模仿的常常只是宣泄某种愤青似的情绪,即反叛精神中所蕴涵的自恋倾向,柔弱缠绵的文风较为常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我们教师的有效教学。我们应努力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明

下页余下全文

篇三:四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生命的存在》

生命的存在

生命,一个有血有肉的字眼;生命,创造了万物可喜可悲的一生;生命,留下了一个消失但又永不会磨灭的痕迹!生命,是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标志,是它造就了今天的芸芸众生,大千世界。一个有意义的生命是多样式的,可以是为人奉献,可以是迎难而上,可以是诚实守信,可以是拥有尊严??有意义的生命都会让你的名字闪光。

鱼,也是一种生命。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遨游,在水中嬉戏水面上泛起一道道微波。周末,奶奶在家收拾鱼,奶奶把鱼摔晕,然后奶奶拿刀刨开鱼的肚子,肚子里血淋淋的一股腥味,一下子大小肠全出来了,奶奶把鱼肚子里的器官全挖出来了,然后冲洗干净,奶奶把它放在一个盘子里准备后天煮,奶奶去睡觉了。过了一会,我看电视看得津津有味突然“轰隆隆”一声把我吓得屁股直坠地,原来被刨肚子的鱼刚才蹦来蹦去,在挣扎,突然盘子坠地。鱼儿竟然有如此气魄,

鱼儿的生命力量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鱼儿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于心不忍!

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的完美,而在于它的存在、它的

过程。有了生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才有可能发生,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才有可能相遇。就是这些平凡的小点、小音符,才谱写了生命这首永恒的乐章!生命是有限的、渺小的。生命无分贵贱,只要你做了,纵使它并不完美,纵使它依然平凡,它依然是一首美丽的乐章。有你生命的存在,有你生命的过程,有你生命的平凡,有你生命的意义,这就是生命,构成了一首美丽的歌!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篇四:生命作文素材

人生与生命

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陆幼青:即使我对生命有万般眷恋,我也会选择默默承受,静静等待。【《生命留言》】

特里萨(修女):我睡去,感觉生命之美丽,我醒来,感觉生命之责任

帕斯卡尔(法国思想家):人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生命,宇宙中的任何力量都可以毁灭他,但是人又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人知道自己的有限,知道自己会死亡,这就是人的伟大。

诺瓦利斯(德国浪漫诗人):如果没有死亡,最大的幸福就会属于极端疯狂者。

柏格森:我们感到时间的延续像一条我们无法逆行的小溪。它是我们存在的基础,像我们感到的那样,它是我们生活的那个世界的本质。

托马斯:如果当命运的最后时刻来临时,我们越加紧紧依奉它,那么满头白发也会是一种幸福,残存的理智不是灾难。但是生活的长久习惯使我们不情愿去死。

卢梭:如果我们永远不死,我们反而会成为不幸的人。当然,死是痛苦的,但是,当我们想到我们不能永远活下去,想到还有一种更美好的生活将结束今生的痛苦,我们就会感到轻松的。如果有人允许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长生不死,请问谁愿意接受这不祥的礼物?

生若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飞鸟集》】

贪官胡长清哀告看守所民警:我有一技之长,我的书法还有名气,如果留我一条生路,我愿意在监牢里给你们写一辈子毛笔字。

范思哲(已故时装设计大师):我一直深信,没有一种东西是永远属于我们的,生命就好比旅行,也许在旅程中我们会拥有某些东西,但是终究不能带走它。

柏格森:我们感到时间的延续像一条我们无法逆行的小溪。它是我们存在的基础,像我们感到的那样,它是我们生活的那个世界的本质

托马斯:如果当命运的最后时刻临近时,我们越加紧紧依奉它,那么满头白发也会是一种幸福,残存的理智不是灾难。但是生活的长久习惯使我们不情愿去死。<

----------------------------------------------

【中西生死哲学】

儒家一方面承认“死生有命”,但也强调“未知生,亦知死?”以此提醒世人把重点放在现世努力。孟子所谓“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最能突现这种人文精神。道家庄子虽明言“死生命也”,但也强调应用平等心看待生死,因为“生死如一”最能突现超拔精神。

在西方,柏拉图曾经明白强调,人生的目的在求真善美,但永恒的真善美只有在死亡之后,因此,“哲学就是对死亡的练习”。并且,他主张灵魂不死论,其学生亚里士多德虽然否认灵魂不死,但也肯定“神圣理性不死”,并强调“我们应尽力过理性生活,使自己不朽”。到了康德,认为灵魂不死虽然“没有逻辑的确定性”,却有“道德的确定性与必要性”。因而他强调,精神愈用而愈出的道理,“想得越多,做得越多,就活得越久”。在黑格尔更是直言“死亡是一种扬弃”。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则明言,人生观即死亡观,人生既然注定是“迈向死亡的存有”,因此,如何能在平日尽心尽责,才是面对生死最好的态度

【追问生命的意义】

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是每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体对自身灵魂的必然拷问,纵然它达不到人类终极关怀的高度,却依然闪烁着朴素无华的平民思想火花。《活出意义来》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博士,是着名的奥地利精神医学家、维也纳精神治疗法

。“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职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体地去实现的。他的生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只有他具有特殊的机遇去完成其独特的天赋使命。”

在弗兰克看来,只要有“求意义的意志”存在,不仅生命和爱,就连“苦难”和“痛苦”都深具意义。

【只因生命有限】【荆棘鸟的传说】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巨创来换取??

【胡杨树】

在内蒙古地区有一种叫做胡杨的树木,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生,二百年枯荣;死,二百年不倒;倒,二百年不朽

【每条鱼都在乎】

暴风雨过后,有许多被卷上岸的小鱼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无法回到大海。一个小男孩不停地将小鱼捞起,并使劲扔进大海。路过的人忍不住说:“孩子,这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男孩回答。“那你为什么还要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在乎!”

我存在,并不仅仅意味着我活着,而应拥有生命质量;如果失去了生命质量,我选择死,就像安乐死一样,是一种值得尊重的结束方式。

【不残鸟雀】

苏轼年少时,他的母亲不让儿童婢仆捕取鸟雀,因此,鸟也不怕人。几年间鸟雀筑巢在低枝,人可以低头看到巢中的雏鸟。又有四、五百只珍异的桐花凤鸟翔集其间。有人说鸟雀筑巢去人太远,就会招致蛇鼠老鹰的掠杀;人既不杀,自然接近人了。善待生命,能够取得异类的信任。

【墓志铭也是文化】

沈从文的墓没有气派的墓道、遮风档雨的墓亭,也没有坟包。最引人注目的却是一大块不规则的五彩石头,矗立在杂草丛生的地上。只见石头正面是沈从文自己手迹的放大:“照我思索,可理解‘我’,照我思索,可理解‘人’。”隔了十来米的土坎上,是大画家黄永玉的题词:“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梭伦为何哭泣】

一位腐儒看见梭伦为了一位死去的孩子而哭泣,就向他说:“如果哭泣不能挽回什么,那么,你又何必如是哭泣呢?”这位圣者回答说:“就是因为不能挽回什么。”

【“那边真美”】

1931年8月始,爱迪生生命垂危。临终前,他曾清醒过一会儿。“那边真美!”他说。

【金圣叹的悲伤】

金圣叹童年时在井边玩耍,随手将一颗石子扔进了井里,回到家里号啕大哭起来,大人问他原因,他说:有颗石子被丢进井里,想到它再也出不来了,所以痛哭。

他的绝笔诗:“衙鼓催人急,西山日已斜,黄泉无旅馆,今夜是宿谁家?”

临刑前说:“杀头有如风吹帽。”

生命其实是无法预知长度的,因为不可测,谁也说不清究竟是一百年还是几年几十年。我们可以设计人生目标,却不可以设计人生的长度,生命只有宽度,亦即质量值得我们去思量盘算。我们只有在它的宽度里发挥弹性,做有价值的人,生命就提高了倍数。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被耳聋的痛苦折磨了二十多年,临终前只留下了这样一句伤感的遗言:“我将在天堂

里听到一切。”

英国诗人济慈把他最后的思想表达在诗中:“我感到我的上面长满了野菊花。”

英国诗人拜伦已经厌倦了生活,并且因发高烧及长久未进食而消瘦无力,他轻声说道:“现在我想睡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一直活到八十高龄,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看到大家都围绕在他身边哭泣,便大声说:“为什么哭?你们以为我是长生不死的吗?我原以为死亡要比这难受得多呢!”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死得很安详面对死神,他说:“我已经准备就绪。”

法国着名戏剧家拉伯雷临死时说:“拉下帷幕吧,喜剧结束了。”

《挪威的森林》: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死不是生的对立面。死本来就已经包含在“我”这一存在之中。我们无论怎样力图忘掉它都归于徒劳这点便是实证。因为在17岁那年5月一个夜晚俘获了木月的死,同时也俘获了我

----------------------------------------------

【美丽一次】

在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的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及收养分,在一页地撕去,散乱地布满房间,像秋天里的落叶。

生命是一棵扎根在大地上的植物,难道从一开始,迎接的就是义无反顾的凋零?

日子,把乳白的芽儿拱出土层,把嫩绿的叶子一片一片地张开,把花朵一枝一枝地释放出香味来,把果实酝酿成希望的彩色,甜柔的收成。

即使岁月把日子砍伐成一株轰隆倒塌的大树,但也会有泥土下斩不断、挖不绝的根系,会重新繁殖出新的苗圃来;还会有顽强种子,用它们独特的旅行方式,走遍世界,去繁衍成理想的部落,美的风景。

----------------------------------------------生命就像一种回音,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

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假如生命是花。花开时是美好的,花落是也是美好的,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瓣一瓣撒在人生的旅途上。

假如生命是草。决不因此自卑!要联合起所有的同类,毫不吝啬地向世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星浅绿。大地将因此而充满青春的活力。

假如生命是树。要一心一意把根扎进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契而不舍地将根须钻进石缝,汲取生活的源泉。在森林和沃野做一棵参天大树当然很美妙;在戈壁沙漠和荒山秃岭中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迷路的饿跋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停泊,也不要随波逐流!我将高高地升起风帆,向着未有人到达过的海域。

假如生命是水。要成为一股奔腾的活水呵!哪怕是一眼清泉,哪怕是一条小溪,也要日夜不停地、顽强地流,去冲开拦路的高山,去投奔江河。

假如生命是云。决不在天空里炫耀自己的姿色,也不只作放浪的漂游。要化成雨,无声地洒向大地。

假如生命是一端原木。做一座朴实无华的饿桥吧,让那些被流水和深壑阻隔的道路重新通畅!

假如生命只是一根枯枝。那就不必做绿色的美梦了,变成一支火炬吧,在黑夜中劈里啪啦从头燃到脚。

当遇见大事时:大事面前有静气,不信今朝无古人;大事面前不糊涂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