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对称是“普遍存在”的(二)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17:12:17 体裁作文
对称是“普遍存在”的(二)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对称是“普遍存在”的(二)作文

对称是作文的主脉,表达的干线,沿着一条线索,我们继续感受对称的普遍性。

(这条线是西周的《诗经》、东周的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东周诸子百家《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多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篇一:5.2圆的对称性(2)教学案+课堂作业(南沙初中九年级上

南沙初中初三数学教学案

教学内容:5.2圆的对称性(2)

课型:新授课学生姓名:______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理解圆的轴对称性;

2、掌握垂径定理,理解垂径定理的推证过程;

3、能初步应用垂径定理进行计算和证明.

4、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垂径定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垂径定理的证明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的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__________________,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________。

2、圆是中心对称图形,_________是它的对称中心;圆具有_________性。

二、操作与探索

提出问题:“圆”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操作:①在圆形纸片上任画一条直径;

②沿直径将圆形纸片折叠,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圆也是_________图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对称轴。

三、探究与思考

1.判断下列图形是否具有对称性?如果是中心对称图形,指出它的对称中心;如果是轴对称图形,指出它的对称轴。

2.(1)将

3、得出垂径定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注意:

①条件中的“弦”可以是直径;

②结论中的“平分弧”指平分弦所对的劣弧、优弧。

5、几何语言:

五、例题解析

例1、如图,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点C、D,AC与BD相等吗?

为什么?

例2、如图,已知:在⊙O中,弦AB的长为8,圆心O到AB的距离为3。

⑴求的半径;⑵若点P是AB上的一动点,试求OP的范围。

例3、已知AB、CD为⊙O的两条平行弦,⊙O的半径为10cm,AB=12cm,CD=16cm。

求:AB、CD的距离。

六、课堂小结

七、课堂作业(见作业纸)

内容:5.2圆的对称性(2)

南沙初中初三数学课堂作业(27)

(命题,校对:王猛)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得分_________

1、如图,⊙O的直径CD与弦AB相交于点M,只要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就可以得到M是AB的中点。

2、如图,在⊙O中,弦AB的长为8,圆心O到AB的距离为3.则⊙O的半径为_________。

3、如图,⊙O的直径为10,弦AB的长为8,P是AB上一个动点。则OP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4、如图,∠C=90°,⊙C与AB相交于点D,AC=5,CB=12,则AD=___________。

5、一种花边是由如图的弓形组成的,弧ACB的半径为5,弦AB=8,弓形的高CD为_________。

CAB

D

6、如图,过⊙O内一点P,作⊙O的弦AB7、如图,在⊙O中,直径AB=10,弦CD⊥AB,垂足为E,OE=3.求弦CD的长。

AB8、在直径为650mm的圆柱形油罐内装进一些油后,其横切面如图。若油面宽AB=600mm,求油的最大深度。

内容:5.2圆的对称性(2)

篇二:2012.10.17上午作文讲评《我想去看美丽的白洋淀》(二)

作文讲评《我想去看美丽的白洋淀》(二)

整理:无锡-NICK妈、深圳-泰然妈、浙江-寒梅

今天,我们继续讲《我想去看美丽的白洋淀》,来看小朋友

的原文:

我想去看美丽的白洋淀(53群河北-青心五年级)

我吃过白洋淀的红心咸鸭蛋,喝过莲子八宝粥,看过有关白

洋淀故事的电视剧,听说过白洋淀的荷花很美。可是,我还没有去过白洋淀,亲眼看看那里的美!我真想现在就变成一只小燕子,飞到那美丽的白洋淀,去游览一下那里的风景。

我看过电视剧《小兵张嘎》,讲的是一个孩子总想当八路军

打鬼子,八路军嫌他年龄小不同意。那个孩子就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能当好一个小八路军。最后,他终于当上了小八路,和部队一起把鬼子赶出了白洋淀。看的时候觉得很好玩,他很勇敢。妈妈说:“号称‘华北明珠’的白洋淀,是用村民的生命换来的。”今天,我写作文前,和妈妈一起看了一集《水上游击队》,电视剧里演的确实是为了赶走白洋淀的鬼子,牺牲了很多八路军和乡亲。看得我有些害怕。于是妈妈又唠叨我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看完电视剧,我和妈妈开始在电脑上寻找关于白洋淀的图片。

我给大家形容形容吧!

明。这是我们昨天对小朋友的作文的总评。

小朋友在作文中,六根六尘的运用、结构的把握、还有对文字的驾驭,都是没有问题的,都非常好。具体的,我们就不一一细评、一一举例了。下面就抓紧时间,本着小朋友跳起来能摸得到的目标,来讲提升。

先来看头“我吃过白洋淀的红心咸鸭蛋,喝过莲子八宝粥,看过有关白洋淀故事的电视剧,听说过白洋淀的荷花很美。可是,我还没有去过白洋淀,亲眼看看那里的美!我真想现在就变成一只小燕子,飞到那美丽的白洋淀,去游览一下那里的风景。

在作文的头中,开门见山的意识、对称的意识、都非常棒。但是还可以再围绕着主题更加紧密一些。作文的主题是:我想去看美丽的白洋淀。具体来说关键词,一是白洋淀、二是美丽的。在开头关键词,一定重在白洋淀上。但就本文而言,我吃过白洋淀的红心咸鸭蛋,喝过莲子八宝粥,看过有关白洋淀故事的电视剧---特别是“喝过莲子八宝粥”,似乎重点不在白洋淀上,而是在八宝粥上了。体会到了吗?

这是

似乎有一些快。能理解吗?

所以我们的点评提升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突出白洋淀,二是只能有一个主题:白洋淀很美,但我还没有去过。

“我吃过白洋淀有名的红心咸鸭蛋,喝过用白洋淀的莲子做成的八宝粥。我欣赏过白洋淀的风景如画的相片,还听过有关白洋淀的故事。白洋淀很美,可是我还没有亲眼见过。”

在点评文中,我们在四个对称句里,每一句都提到了“白洋淀”。俗话说,谎言说上一千次就成真的了,广告做多了就有人信了,主题重复一下,就聚焦了。

大家看看,在原文的

下面我们再来用到嘎子的故事,但这个故事,还是要为白洋淀的美来服务的。

《小兵张嘎》,讲的是一个白洋淀的、调皮的男孩子当八路打鬼子的成长故事。我手里有一张相片,是嘎子的雕像,他头扎毛巾、左手叉腰、腰里插着枪----那应该是老罗叔给嘎子雕的那把木头枪吧。他挺着胸膛,撅着小嘴,右手向上指向远方。看着图片,我在想嘎子曾经爬上去掏鸟窝的那棵大柳树是否茂盛依旧?大柳树上的蝉叫是否清脆依旧?那里,小户人家里烟囱升起的饮烟,是否袅袅依旧?

比如,“如果有微风吹过,它,会飘出阵阵清香吗?它的清香里,会有音乐一般的旋律吗?”--这就是通感的运用。所谓通感,就是把一个感官感受到的东西,移置到另一个感官上。大家可以通过看《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来学习。

在本文中,后面联想的场景,都是由小兵张嘎的电影中联想而来的。大家是不是记得那个电影里,嘎子堵人家烟囱的情节?是不是还记得那个电影里,听到了蝉的叫声?

由此可知,虽然是联想,但联想中的白洋淀,是水美、花美、树美、村庄美、炊烟美。通过故事来引出意法,比凭空想像,是不是有了更多的趣味?在本文中,意法的运用还用到了声法:大柳树上的蝉叫是否清脆依旧?这便是言之有意、言之有味。理解了吗?

我们来看原文:妈妈说现在的白洋淀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建设的非常好了。周围建起了很多的商铺,卖白洋淀的特产。也有饭店。游客们可以自己捞了鱼,去饭店现做,吃新鲜的。我听妈妈这么一说,我也想捞捞鱼去,自己做着吃。

下页余下全文

篇三:13.2《画轴对称图形》教案

1

2

篇四:13.2《画轴对称图形》教案

1

2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