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别拿常识不当干粮(2009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10:59:43 高中作文
别拿常识不当干粮(2009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别拿常识不当干粮(2009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作文

别拿常识不当干粮(2009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如果你随便找一个中学生,问他什么是对数,什么是洛仑兹定律,什么是原子核式结构,他一定可以把这些东西给你讲得头头是道,让你惊叹当今青少年个个都是科学家的料。但是,你找个尖子生,问他在野外被蛇咬了怎么办,他也许会搔搔脑袋瓜,苦想各类化学反应式,然后淡茫地对你说声“不知道”。那么,“青菜多少钱一斤?”“不知道!”“被子怎么叠”“不知道!”“为什么啥都不知道?”“也不知道!”

题目套用电影名字《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新颖、巧妙。文章开头摆出问题。从批评当今应试教育的某些现状入手,引出常识,点明题意。)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现状:对科学知识抓得狠,也把各类奥赛搞得红红火火,但却似乎对常识的教育力度不够。学校的课程包罗万象,可以独缺“常识”。学生们便因此被搁在高高在上的“象牙之塔”,只搞着高端学问。当今中国要强国,靠的是飞机、大炮、火箭这些高科技,似乎就应该给学生“喂饱”科技知识。“常识那些小事儿,何足挂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每当看到这些言论,我真想拍案而起,高呼一句:“此言谬矣,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先破后立,避免平铺直叙的呆板。段尾“高呼一句:“此言谬矣,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给人警醒,同时提出了论点。)

常识是一门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无一不需要常识的引导。我们现在洗衣煮饭等家务活可以由父母包办,各种事宜可以由父母操劳,俨然一个个不问政事的小皇帝。但父母不能照料我们一辈子,长大后还是要靠自理。倘若不懂常识,将来岂不是要处处碰壁?难道还事事都找个电话问父母?而连自己都照料不好,生活一塌糊涂,又怎有心思搞学问?   

(段首为分论点“常识是一门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段尾用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说明掌握常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语势强烈,具有反诘力量。)

常识也是科技的基础。科学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广生于人们对身边事物的实践与探索。牛顿从苹果落地的常识中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鲁班从叶子会割伤手的常识中发明出锯子。离开常识而空谈高科技,就像盖楼房不起地基,是靠不住的。

(段首为分论点“常识也是科技的基础”,用外国的牛顿、古代的鲁班2个事例、比喻句“就像盖楼房不起地基”论证)

由此观之,在素质教育制度中,增加常识的普及,是很有意义的。应做到常识与科技知识两手抓。但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在平凡的常识中总结出科学规律,又或者让他们大胆质疑常识,不要囿于常识。当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正是在对常识的质疑中提出了新的思想。历史也证明了他的这一大胆质疑是正确的。

(过渡句“由此观之,应做到常识与科技知识两手抓”。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三个论点“但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又或者让他们大胆质疑常识”。并举例伽利略。正反两面深入论证)

常识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其对于人的意义堪比干粮。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用它来“填饱”学生的脑袋,用它来支起科学大厦的腰腹吧!

(结尾呼应标题,重申常识的重要性,并呼吁重视常识)

 

篇一: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2009年广东高考作文: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如果你随便找一个中学生,问他什么是对数,什么是洛仑兹定律,什么是原子核式结构,他一定能够把这些知识给你讲得头头是道,让你惊叹当今青少年个个都是科学家的料,但是,你找个尖子生,问他在野外被蛇咬了怎么办,他也许会搔搔脑袋瓜,苦想各类化学反应式,然后茫然地对你说声“不知道”。那么,“青菜多少钱一斤?”“不知道!”“被子怎么叠”“不知道!”“为什么啥都不知道?”“也不知道!”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现状:对科学知识抓得狠,也把各类奥赛办得红红火火,但似乎对常识的教育力度不够。学校的课程包罗万象,可是独缺“常识”。学生们便因此被搁在高高在上的“象牙之塔”,只搞着高端学问。当今中国要强国,靠的是飞机、大炮、火箭这些高科技,似乎就应该给学生“喂饱”科技知识。“常识那些小事儿,何足挂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每当听到这些言论,我真想拍案而起,高呼一句:“此言谬矣,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常识是一门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无一不需要常识的引导。我们现在洗衣煮饭等家务活可以由父母包办,各种事宜可以由父母操劳,俨然一个个不问政事的小皇帝,但父母不能照顾我们一辈子,我们长大后还是要靠自理。倘若不懂常识,将来岂不是要处

处碰壁?难道还事事都找个电话问父母?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生活一塌糊涂,又怎有心思搞学问?

常识也是科技的基础。科学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广生于人们对身边事物的实践与探索。牛顿从苹果落地的常识中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鲁班从叶子会割伤手的常识中发明出锯子。离开常识而空谈高科技,就像盖楼房不起地基,是靠不住的。

由此观之,在素质教育制度中,增加常识的普及,是很有意义的。应做到常识与科技知识两手抓,但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在平凡的常识中总结出科学规律,又或者让他们大胆质疑常识,不要囿于常识。当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正是在对常识的质疑中提出了新的思想。历史也证明了他的这一大胆质疑是正确的。

常识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其对于人的意义堪比干粮。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用它来“填饱”学生的脑袋,用它来支起科学大厦的腰腹吧!

【点评】全文围绕“常识”作文,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强调了普及生活常识的必要性。文章内容充实,开头针对教育界重“高端学问”的传授,忽略普及生活常识的现象,呼吁社会不要轻视常识,然后从常识对日常生活的引导,常识是科技的基础,以及需要质疑常识三方面逐层论证,

层层深入,文尾扣题,结构严谨。本文最突出的是语言表达具有形象性,生动自然,有个人见解,感情真挚.

篇二: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02]_24

乎很先进的设备,最后画面转为一个个母亲幸福的笑脸,旁白说“XX牌婴幼儿奶粉,国家免检产品,妈妈们最好的选择!”广告到此为止。

所有的节目都会把最重要的东西放到最后,因此“国家免检”就被放在广告的最后。

诚然,要获得这一称号实属不易,只有十分优秀的产品才能获得国家信任,允以免检。所以免检产品都是没有问题的。

然而,没有问题,这也是一种问题。

有人说过一句话:干一行,毁一行。当获得了国家的信任后,为了利益,他们抛弃了良知。

好一个“国家免检”!好一个妈妈们最好的选择!当数以百万计的妈妈们兴高采烈地买下这些奶粉时,阴霾便笼罩在她们的头顶,若干年后,越来越多幼儿肾结石的病例发生,心力交瘁的母亲们终于发现头顶上的阴霾了,上面骇然写着两个字:“三鹿。”

当专业人士指出三聚氰氨绝不可能通过检验的时候,母亲们愤怒了:“什么1000道检验程序?什么国家免检?”她们的怒吼也无法使他们的子女恢复健康。名叫三鹿的奶白色的阴霾连成一片,笼罩着整个中国。

“我们究竟该吃什么?国家免检产品?名牌?哼??”一个母亲冷笑着说道,一滴眼泪滑落。

没有问题也是一种问题,在这场奶粉风波中,小品牌和国外品牌基本没有被波及,正是因为他们不“免检”。

在获得了免检称号后,得到的是无上的荣誉和群众的信任,同时也得到了犯罪的便利和事成后更为丰富的利润。我们已经无力质问“这些老总们难道没有自己的孩子吗?”但在这场风波过后,我们实在应该思考一下。

所谓乐极生悲,爬得越高摔得越惨,没有问题所造成的问题,比曾经存在过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来得严重。我们希望听到的是“我们还存在不足,我们会改进”,而不是“我们没有问题,请放心”。俗语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这个道理我们宁愿不懂。虚伪的完美令我们胆寒,有瑕疵的东西我们反而能接受。

近日,国家取消了食品类免检制度。我仿佛听见一声叹息,哀怨而悠长,令人动容??

2009广东高考满分作文题目:谈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题目: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满分作文1:

别让常识束缚了你

印度的驯象人很聪明,他们在象还小的时候便把它缚在树桩上,小象的力量不足,挣脱不了绳索。久而久之,小象形成了这样一种常识:绳子是扯不断的。这种想法一直伴随着它,

以至在长大到只需轻轻一甩便可逃脱时,它也不会逃跑了。

小象变成了大象,不变的是它心中形成的常识,小象受制于绳,大象受制于常识。惊叹驯象人聪明之余,我们又是否意识到,其实,我们很多人也被常识禁锢了头脑,失去了创造力。

常识固然是重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常识能让我们少走弯路,但是,仅仅有常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掌握一定常识后,还要学会突破进取,推陈出新。

苹果熟了就会掉在地上,这是常识,别人或许只是捡起来吃掉,但牛顿,却从这个常识中看到了不同,引发他深入思考,最终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同样是常识,对于没有准备的人,它依然是常识,对于做好了准备的人,它是通往更高殿堂的一块基石。只有通过常识看到实质,我们才能有长足的进步。

袁隆平刚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时,有一位资深的老教授对此不屑一顾,说:“水稻没有杂交优势,这是常识,你难道不懂吗?别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了。”袁隆平对此没有过多的理会,全力投入实验,最终培育出产量翻了几番的籼型水稻。假使袁隆平当初听信教授,也迷信常识,那么,还会有籼型水稻的诞生,还会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美称吗?答案是否定的。常识,之所以会成为常识,自然在人们心中已经植下了根,轻易不会改变。所以,当一种有违常识的看法被提出时,必定会引起许多人的反对。这时,我们不应该因此而放弃,而应该学习袁隆平的精神,坚持不懈。失败了,只是证明常识真的正确,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成功了,那么我们涉足的就可能是一片全新的土地,等待我们去开拓。

突破常识并不局限于科学领域,生活中也如此。

李洪新,一个下岗的工人,在观察到厨房的油烟后,并没有像别人一样默默忍受油烟的呛口呛鼻,而是突破了厨房必有烟的常识,自己调制出了冷花生油,结果,受到鲁花集团的青睐,自己也发了财。

朋友,莫让常识禁锢你的头脑,抹杀你的创造力,我们应该不断去怀疑,去开拓,寻找属于我们的未来。

[点评]

本文标题即紧扣作文要求鲜明地提出了中心论点,真可谓开门见山,言简意赅!

步步深入,结构严谨。本文先举小象一例说明常识的形成及其局限性,然后,在肯定起重要性的前提下笔锋一转,警示人们应突破常识禁锢,推陈出新,并举了三个例子作为论据,最后,再次重申论点,回应标题,收束全文。称得上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一气呵成!用例典型,内容充实。全文凡举四例,看似信手拈来,其实角度不一,用处各异,涉及古今中外,可见作者日常阅读广泛且重积累。

语言朴实,说理清楚。全文没有华丽文句,但叙述简明,分析中肯,说理清楚,体现了考生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

美中不足的是个别词句尚须斟酌,比如“呛口”宜改为“呛鼻”,李洪新例子叙述也不够清楚,应讲明他调剂出了不冒烟的冷榨清香花生油。但瑕不掩瑜,本文仍不失为一篇考场佳作。

2009广东高考满分作文题目:谈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满分作文2:

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如果你随便找一个中学生,问他什么是对数,什么是洛仑兹定律,什么是原子核式结构,他一定可以把这些东西给你讲得头头是道,让你惊叹当今青少年个个都是科学家的料。但是,

你找个尖子生,问他在野外被蛇咬了怎么办,他也许会搔搔脑袋瓜,苦想各类化学反应式,然后淡茫地对你说声“不知道”。那么,“青菜多少钱一斤?”“不知道!”“被子怎么叠”“不知道!”“为什么啥都不知道?”“也不知道!”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现状:对科学知识抓得狠,也把各类奥赛搞得红红火火,但却似乎对常识的教育力度不够。学校的课程包罗万象,可以独缺“常识”。学生们便因此被搁在高高在上的“象牙之塔”,只搞着高端学问。当今中国要强国,靠的是飞机、大炮、火箭这些高科技,似乎就应该给学生“喂饱”科技知识。“常识那些小事儿,何足挂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每当看到这些言论,我真想拍案而起,高呼一句:“此言谬矣,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常识是一门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无一不需要常识的引导。我们现在洗衣煮饭等家务活可以由父母包办,各种事宜可以由父母操劳,俨然一个个不问政事的小皇帝。但父母不能照料我们一辈子,长大后还是要靠自理。倘若不懂常识,将来岂不是要处处碰壁?难道还事事都找个电话问父母?而连自己都照料不好,生活一塌糊涂,又怎有心思搞学问?

常识也是科技的基础。科学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广生于人们对身边事物的实践与探索。牛顿从苹果落地的常识中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鲁班从叶子会割伤手的常识中发明出锯子。离开常识而空谈高科技,就像盖楼房不起地基,是靠不住的。

由此观之,在素质教育制度中,增加常识的普及,是很有意义的。应做到常识与科技知识两手抓。但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在平凡的常识中总结出科学规律,又或者让他们大胆质疑常识,不要囿于常识。当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正是在对常识的质疑中提出了新的思想。历史也证明了他的这一大胆质疑是正确的。

常识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其对于人的意义堪比干粮。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用它来“填饱”学生的脑袋,用它来支起科学大厦的腰腹吧!

[点评]

题目化用俗语,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吸引人。把“常识”比作“干粮”——基本的生存物质,强调了“常识”的基本要义,题目与正文内容相得益彰。

全文围绕“常识”作文,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强调了普及生活常识的必要性。文章内容充实,开头针对教育界重“高端学问”的传授,忽略普及生活常识的现象,呼吁社会不要轻视常识。然后从常识对日常生活的引导,常识是科技的基础,以及需要质疑常识三方面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尾扣题,结构严谨。本文最突出的是语言表达具有形象性,生动自然,有个人见解,感情真挚。

但本文的书写不够工整,对常识的表述还不够精确,个别语句有瑕疵。

2009广东高考满分作文题目:谈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满分作文3:

如此常识

一大早,厂长刚来到办公室,小李便窜了进来,手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铁观音,谄媚地递给厂长,神秘兮兮地小声说道:“厂长啊,跟您商量个事儿,带我的那个师傅,能不能换成徐科长?”厂长大惑不解:“怎么?张师傅对你太严厉?”“没有的事,张师傅经验老到,技术纯熟,这样好的师傅应该留给小王。”“行,没问题。”

原来,小王和小李是新来的学徒,厂里分配了两个师傅,各自带领他们。原先厂里安排

小李的是最优秀的张师傅,不知为什么,他竟要求更换。培训很快开始了。张师傅不愧是老手,他待小王严厉苛刻,做不好要求重做,哪怕只是一个小齿轮不光滑也要求重头再来;犯了错误严厉惩罚,不让吃饭是常有的事;除此之外,还要求小王看一堆理论书籍,理解吃透要点。小王每天累得满身大汗,一沾枕头便睡。相反,小李倒清闲自在,每天跟着徐科长进进出出,应酬交际,技术没学着多少,油水倒是捞了很多。小王看在眼里,纳闷不已。

一天,小王终于有机会找到小李,劈头便问:“你我都是学徒,为什么你学得那么轻松?”小李嘿嘿一笑,凑近他耳朵小声说:“兄弟,这你就不懂了。现在这个社会上,看重的是关系,不是技术。徐科长有亲戚是高官,我这几天跟着他见识了不少大人物,他还说等他做了厂长,就提拔我做副厂长,有人脉,有好的人际关系才是前途,这是常识,懂吗?”小李拍了拍小王的肩膀,晃悠悠地走了。

小王回去跟张师傅一说,张师傅怒不可遏:“常识?狗屁常识!现在社会就是人人讲关系,人人攀关系,才滋生了一大堆不学无术的蛀虫,才导致真正的人才被埋没!不要听他胡说,国家需要的是技术,是人才,有过硬的技术才有前途,这才是常识。好好学吧。”小王点点头,继续每天起早贪黑的苦学生活。

一年后,培训结束,适逢国家需要高技术人才之际,优秀的张师傅做了厂长,在厂里掀起“学扎实技术,为国家效力”的热潮,小王以优异的理论成绩和过硬的技术操作顺利毕业,升任高级技师,月薪过万。至于徐科长,由于亲戚受贿被捕,自己也因为没有实际才干而下岗了。小李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只得重新从学徒做起。

厂里又分配了一个师傅给小李,培训开始当天,小李惊讶地看见迎面走来的竟是小王。莫非?“没错,我就是你的师傅,”小王凑近他耳边小声说:“还要告诉你,有真才实学才有前途,这是常识,懂吗?”小王拍了拍小李的肩膀,看着小李愣住的样子,开心地笑了。

[点评]

《如此常识》是今年广东高考作文中少有的一篇记叙文佳作。文章通过两位刚进厂的年青人拜师学艺不同态度的故事,讽刺和批判了把拉关系、托人情视为谋求个人发展“常识”的人,揭示了按照这种“常识”行事的所谓聪明人,终究没有前途的道理。考题要求考生谈与常识有关的经历和看法,本文这样写就切合题意,主题鲜明,且立意深刻,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性。

这篇文章的形式和写作技巧也值得称道,首先是标题写得很有水平,用了一个“如此”就点明了全文批判讽刺的态度。其次,文章构思巧妙,以小见大;结构紧凑、严谨,前后呼应;作者对故事的起因、发生、发展、结局叙述清楚、精要,故事的结局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白,常识虽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知之,并非仅仅为热则却衣寒则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对自然存在的用心观察。没有这用心,何来常识?没有常识,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祸患。譬如之于人,了解交通拥挤之时间,于约会便不会误时;又譬如拿破仑不知俄国之地广与冬天之寒冷,便因俄国坚壁清野而为滑铁卢之役埋下伏笔。

所以对于常识,要知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行之,不仅是于知之之后的体证,还是生活的必需,之所以要知且行,系因为知易而行难。行难,故特以行之。常识的知之,是困则眠、疲则休息,是诸葛顺势三分天下,是刘邦知楚强汉弱而强赴鸿门。对常识的行之,是顺应自然、顺时而动,故可避害趋利,所以才有一觉醒来的精神,才有汉朝天下。

所以对于常识,要行之。

至于对于常识的思之,那便是在知行合一后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常识之常,所以无形中被我们忽略、习惯,然世间万物莫不在变易中永恒,拘泥而行自己不适合,若死守既得,便永无进步可言。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诏》曰:“作新民”;曾子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因为对常识的思之,爱氏提出了相对论,玻尔提出了量子力学;之于历史的,不正是由于对意识形态的思之与变革,再知而行之,才有三十年改革开放而至于今日之中华崛起?

“易与天地准”,也正是凭借常识,凭借与常识同行,我们维系了一个旷古的文明,然而无论是生活还是发展,不知常识无语进步,不行常识无以趋利避患,不思常识却也无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于是,不妨化用子思的“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说,对于常识,我们要知之、行之、思之,由是,则有泰然的生活与不断的前进。

[点评]

高考评卷在内容方面以“切题”为

下页

篇三:09广东高考满分作文

2009广东高考满分作文题目:谈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

题目: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满分作文1:

别让常识束缚了你

印度的驯象人很聪明,他们在象还小的时候便把它缚在树桩上,小象的力量不足,挣脱不了绳索。久而久之,小象形成了这样一种常识:绳子是扯不断的。这种想法一直伴随着它,以至在长大到只需轻轻一甩便可逃脱时,它也不会逃跑了。

小象变成了大象,不变的是它心中形成的常识,小象受制于绳,大象受制于常识。惊叹驯象人聪明之余,我们又是否意识到,其实,我们很多人也被常识禁锢了头脑,失去了创造力。

常识固然是重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常识能让我们少走弯路,但是,仅仅有常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掌握一定常识后,还要学会突破进取,推陈出新。

苹果熟了就会掉在地上,这是常识,别人或许只是捡起来吃掉,但牛顿,却从这个常识中看到了不同,引发他深入思考,最终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同样是常识,对于没有准备的人,它依然是常识,对于做好了准备的人,它是通往更高殿堂的一块基石。只有通过常识看到实质,我们才能有长足的进步。

袁隆平刚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时,有一位资深的老教授对此不屑一顾,说:"水稻没有杂交优势,这是常识,你难道不懂吗?别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了。"袁隆平对此没有过多的理会,全力投入实验,最终培育出产量翻了几番的籼型水稻。假使袁隆平当初听信教授,也迷信常识,那么,还会有籼型水稻的诞生,还会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美称吗?答案是否定的。常识,之所以会成为常识,自然在人们心中已经植下了根,轻易不会改变。所以,当一种有违常识的看法被提出时,必定会引起许多人的反对。这时,我们不应该因此而放弃,而应该学习袁隆平的精神,坚持不懈。失败了,只是证明常识真的正确,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成功了,那么我们涉足的就可能是一片全新的土地,等待我们去开拓。

突破常识并不局限于科学领域,生活中也如此。

李洪新,一个下岗的工人,在观察到厨房的油烟后,并没有像别人一样默默忍受油烟的呛口呛鼻,而是突破了厨房必有烟的常识,自己调制出了冷花生油,结果,受到鲁花集团的青睐,自己也发了财。

朋友,莫让常识禁锢你的头脑,抹杀你的创造力,我们应该不断去怀疑,去开拓,寻找属于我们的未来。

[点评]

本文标题即紧扣作文要求鲜明地提出了中心论点,真可谓开门见山,言简意赅!

步步深入,结构严谨。本文先举小象一例说明常识的形成及其局限性,然后,在肯定起重要性的前提下笔锋一转,警示人们应突破常识禁锢,推陈出新,并举了三个例子作为论据,最后,再次重申论点,回应标题,收束全文。称得上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一气呵成!用例典型,内容充实。全文凡举四例,看似信手拈来,其实角度不一,用处各异,涉及古今中外,可见作者日常阅读广泛且重积累。

语言朴实,说理清楚。全文没有华丽文句,但叙述简明,分析中肯,说理清楚,体现了考生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

美中不足的是个别词句尚须斟酌,比如"呛口"宜改为"呛鼻",李洪新例子叙述也不够清

楚,应讲明他调剂出了不冒烟的冷榨清香花生油。但瑕不掩瑜,本文仍不失为一篇考场佳作。

2009广东高考满分作文题目:谈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

满分作文2:

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如果你随便找一个中学生,问他什么是对数,什么是洛仑兹定律,什么是原子核式结构,他一定可以把这些东西给你讲得头头是道,让你惊叹当今青少年个个都是科学家的料。但是,你找个尖子生,问他在野外被蛇咬了怎么办,他也许会搔搔脑袋瓜,苦想各类化学反应式,然后淡茫地对你说声"不知道"。那么,"青菜多少钱一斤?""不知道!""被子怎么叠""不知道!""为什么啥都不知道?""也不知道!"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现状:对科学知识抓得狠,也把各类奥赛搞得红红火火,但却似乎对常识的教育力度不够。学校的课程包罗万象,可以独缺"常识"。学生们便因此被搁在高高在上的"象牙之塔",只搞着高端学问。当今中国要强国,靠的是飞机、大炮、火箭这些高科技,似乎就应该给学生"喂饱"科技知识。"常识那些小事儿,何足挂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每当看到这些言论,我真想拍案而起,高呼一句:"此言谬矣,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常识是一门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无一不需要常识的引导。我们现在洗衣煮饭等家务活可以由父母包办,各种事宜可以由父母操劳,俨然一个个不问政事的小皇帝。但父母不能照料我们一辈子,长大后还是要靠自理。倘若不懂常识,将来岂不是要处处碰壁?难道还事事都找个电话问父母?而连自己都照料不好,生活一塌糊涂,又怎有心思搞学问?

常识也是科技的基础。科学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广生于人们对身边事物的实践与探索。牛顿从苹果落地的常识中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鲁班从叶子会割伤手的常识中发明出锯子。离开常识而空谈高科技,就像盖楼房不起地基,是靠不住的。

由此观之,在素质教育制度中,增加常识的普及,是很有意义的。应做到常识与科技知识两手抓。但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在平凡的常识中总结出科学规律,又或者让他们大胆质疑常识,不要囿于常识。当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正是在对常识的质疑中提出了新的思想。历史也证明了他的这一大胆质疑是正确的。

常识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其对于人的意义堪比干粮。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用它来"填饱"学生的脑袋,用它来支起科学大厦的腰腹吧!

[点评]

题目化用俗语,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吸引人。把"常识"比作"干粮"--基本的生存物质,强调了"常识"的基本要义,题目与正文内容相得益彰。

全文围绕"常识"作文,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强调了普及生活常识的必要性。文章内容充实,开头针对教育界重"高端学问"的传授,忽略普及生活常识的现象,呼吁社会不要轻视常识。然后从常识对日常生活的引导,常识是科技的基础,以及需要质疑常识三方面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尾扣题,结构严谨。本文最突出的是语言表达具有形象性,生动自然,有个人见解,感情真挚。

但本文的书写不够工整,对常识的表述还不够精确,个别语句有瑕疵。

2009广东高考满分作文题目:谈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

满分作文3:

如此常识

一大早,厂长刚来到办公室,小李便窜了进来,手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铁观音,谄媚地递给厂长,神秘兮兮地小声说道:"厂长啊,跟您商量个事儿,带我的那个师傅,能不能换成徐科长?"厂长大惑不解:"怎么?张师傅对你太严厉?""没有的事,张师傅经验老到,技术纯熟,这样好的师傅应该留给小王。""行,没问题。"

原来,小王和小李是新来的学徒,厂里分配了两个师傅,各自带领他们。原先厂里安排小李的是最优秀的张师傅,不知为什么,他竟要求更换。培训很快开始了。张师傅不愧是老手,他待小王严厉苛刻,做不好要求重做,哪怕只是一个小齿轮不光滑也要求重头再来;犯了错误严厉惩罚,不让吃饭是常有的事;除此之外,还要求小王看一堆理论书籍,理解吃透要点。小王每天累得满身大汗,一沾枕头便睡。相反,小李倒清闲自在,每天跟着徐科长进进出出,应酬交际,技术没学着多少,油水倒是捞了很多。小王看在眼里,纳闷不已。

一天,小王终于有机会找到小李,劈头便问:"你我都是学徒,为什么你学得那么轻松?"小李嘿嘿一笑,凑近他耳朵小声说:"兄弟,这你就不懂了。现在这个社会上,看重的是关系,不是技术。徐科长有亲戚是高官,我这几天跟着他见识了不少大人物,他还说等他做了厂长,就提拔我做副厂长,有人脉,有好的人际关系才是前途,这是常识,懂吗?"小李拍了拍小王的肩膀,晃悠悠地走了。

小王回去跟张师傅一说,张师傅怒不可遏:"常识?狗屁常识!现在社会就是人人讲关系,人人攀关系,才滋生了一大堆不学无术的蛀虫,才导致真正的人才被埋没!不要听他胡说,国家需要的是技术,是人才,有过硬的技术才有前途,这才是常识。好好学吧。"小王点点头,继续每天起早贪黑的苦学生活。

一年后,培训结束,适逢国家需要高技术人才之际,优秀的张师傅做了厂长,在厂里掀起"学扎实技术,为国家效力"的热潮,小王以优异的理论成绩和过硬的技术操作顺利毕业,升任高级技师,月薪过万。至于徐科长,由于亲戚受贿被捕,自己也因为没有实际才干而下岗了。小李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只得重新从学徒做起。

厂里又分配了一个师傅给小李,培训开始当天,小李惊讶地看见迎面走来的竟是小王。莫非?"没错,我就是你的师傅,"小王凑近他耳边小声说:"还要告诉你,有真才实学才有前途,这是常识,懂吗?"小王拍了拍小李的肩膀,看着小李愣住的样子,开心地笑了。

[点评]

《如此常识》是今年广东高考作文中少有的一篇记叙文佳作。文章通过两位刚进厂的年青人拜师学艺不同态度的故事,讽刺和批判了把拉关系、托人情视为谋求个人发展"常识"的人,揭示了按照这种"常识"行事的所谓聪明人,终究没有前途的道理。考题要求考生谈与常识有关的经历和看法,本文这样写就切合题意,主题鲜明,且立意深刻,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性。

这篇文章的形式和写作技巧也值得称道,首先是标题写得很有水平,用了一个"如此"就点明了全文批判讽刺的态度。其次,文章构思巧妙,以小见大;结构紧凑、严谨,前后呼应;作者对故事的起因、发生、发展、结局叙述清楚、精要,故事的结局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篇四:2009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常识”

2009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常识”

题目: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满分作文1:

别让常识束缚了你

印度的驯象人很聪明,他们在象还小的时候便把它缚在树桩上,小象的力量不足,挣脱不了绳索。久而久之,小象形成了这样一种常识:绳子是扯不断的。这种想法一直伴随着它,以至在长大到只需轻轻一甩便可逃脱时,它也不会逃跑了。

小象变成了大象,不变的是它心中形成的常识,小象受制于绳,大象受制于常识。惊叹驯象人聪明之余,我们又是否意识到,其实,我们很多人也被常识禁锢了头脑,失去了创造力。

常识固然是重要的,这一点毋庸臵疑。常识能让我们少走弯路,但是,仅仅有常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掌握一定常识后,还要学会突破进取,推陈出新。

苹果熟了就会掉在地上,这是常识,别人或许只是捡起来吃掉,但牛顿,却从这个常识中看到了不同,引发他深入思考,最终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同样是常识,对于没有准备的人,它依然是常识,对于做好了准备的人,它是通往更高殿堂的一块基石。只有通过常识看到实质,我们才能有长足的进步。

袁隆平刚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时,有一位资深的老教授对此不屑一顾,说:“水稻没有杂交优势,这是常识,你难道不懂吗?别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了。”袁隆平对此没有过多的理会,全力投入实验,最终培育出产量翻了几番的籼型水稻。假使袁隆平当初听信教授,也迷信常识,那么,还会有籼型水稻的诞生,还会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美称吗?答案是否定的。常识,之所以会成为常识,自然在人们心中已经植下了根,轻易不会改变。所以,当一种有违常识的看法被提出时,必定会引起许多人的反对。这时,我们不应该因此而放弃,而应该学习袁隆平的精神,坚持不懈。失败了,只是证明常识真的正确,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成功了,那么我们涉足的就可能是一片全新的土地,等待我们去开拓。

突破常识并不局限于科学领域,生活中也如此。

李洪新,一个下岗的工人,在观察到厨房的油烟后,并没有像别人一样默默忍受油烟的呛口呛鼻,而是突破了厨房必有烟的常识,自己调制出了冷花生油,结果,受到鲁花集团的青睐,自己也发了财。

朋友,莫让常识禁锢你的头脑,抹杀你的创造力,我们应该不断去怀疑,去开拓,寻找属于我们的未来。

[点评]本文标题即紧扣作文要求鲜明地提出了中心论点,真可谓开门见山,言简意赅!步步深入,结构严谨。本文先举小象一例说明常识的形成及其局限性,然后,在肯定起重要性的前提下笔锋一转,警示人们应突破常识禁锢,推陈出新,并举了三个例子作为论据,最后,再次重申论点,回应标题,收束全文。称得上是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一气呵成!用例典型,内容充实。全文凡举四例,看似信手拈来,其实角度不一,用处各异,涉及古今中外,可见作者日常阅读广泛且重积累。

语言朴实,说理清楚。全文没有华丽文句,但叙述简明,分析中肯,说理清楚,体现了考生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

美中不足的是个别词句尚须斟酌,比如“呛口”宜改为“呛鼻”,李洪新例子叙述也不够清楚,应讲明他调剂出了不冒烟的冷榨清香花生油。但瑕不掩瑜,本文仍不失为一篇考场佳作。

2009广东高考满分作文题目:谈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满分作文2:

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如果你随便找一个中学生,问他什么是对数,什么是洛仑兹定律,什么是原子核式结构,他一定可以把这些东西给你讲得头头是道,让你惊叹当今青少年个个都是科学家的料。但是,你找个尖子生,问他在野外被蛇咬了怎么办,他也许会搔搔脑袋瓜,苦想各类化学反应式,然后淡茫地对你说声“不知道”。那么,“青菜多少钱一斤?”“不知道!”“被子怎么叠”“不知道!”“为什么啥都不知道?”“也不知道!”

这就是中国教育的一个现状:对科学知识抓得狠,也把各类奥赛搞得红红火火,但却似乎对常识的教育力度不够。学校的课程包罗万象,可以独缺“常识”。学生们便因此被搁在高高在上的“象牙之塔”,只搞着高端学问。当今中国要强国,靠的是飞机、大炮、火箭这些高科技,似乎就应该给学生“喂饱”科技知识。“常识那些小事儿,何足挂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嘛。”每当看到这些言论,我真想拍案而起,高呼一句:“此言谬矣,别拿常识不当干粮!”

常识是一门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衣、食、住、行等日常行为,无一不需要常识的引导。我们现在洗衣煮饭等家务活可以由父母包办,各种事宜可以由父母操劳,俨然一个个不问政事的小皇帝。但父母不能照料我们一辈子,长大后还是要靠自理。倘若不懂常识,将来岂不是要处处碰壁?难道还事事都找个电话问父母?而连自己都照料不好,生活一塌糊涂,又怎有心思搞学问?

常识也是科技的基础。科学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广生于人们对身边事物的实践与探索。牛顿从苹果落地的常识中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鲁班从叶子会割伤手的常识中发明出锯子。离开常识而空谈高科技,就像盖楼房不起地基,是靠不住的。

由此观之,在素质教育制度中,增加常识的普及,是很有意义的。应做到常识与科技知识两手抓。但同时,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在平凡的常识中总结出科学规律,又或者让他们大胆质疑常识,不要囿于常识。当年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正是在对常识的质疑中提出了新的思想。历史也证明了他的这一大胆质疑是正确的。

常识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其对于人的意义堪比干粮。别拿常识不当干粮,用它来“填饱”学生的脑袋,用它来支起科学大厦的腰腹吧!

[点评]

题目化用俗语,巧用比喻,生动形象,吸引人。把“常识”比作“干粮”——基本的生存物质,强调了“常识”的基本要义,题目与正文内容相得益彰。

全文围绕“常识”作文,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强调了普及生活常识的必要性。文章内容充实,开头针对教育界重“高端学问”的传授,忽略普及生活常识的现象,呼吁社会不要轻视常识。然后从常识对日常生活的引导,常识是科技的基础,以及需要质疑常识三方面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尾扣题,结构严谨。本文最突出的是语言表达具有形象性,生动自然,有个人见解,感情真挚。

但本文的书写不够工整,对常识的表述还不够精确,个别语句有瑕疵。

2009广东高考满分作文题目:谈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满分作文3:

如此常识

一大早,厂长刚来到办公室,小李便窜了进来,手里捧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铁观音,谄媚地递给厂长,神秘兮兮地小声说道:“厂长啊,跟您商量个事儿,带我的那个师傅,能不能

换成徐科长?”厂长大惑不解:“怎么?张师傅对你太严厉?”“没有的事,张师傅经验老到,技术纯熟,这样好的师傅应该留给小王。”“行,没问题。”

原来,小王和小李是新来的学徒,厂里分配了两个师傅,各自带领他们。原先厂里安排小李的是最优秀的张师傅,不知为什么,他竟要求更换。培训很快开始了。张师傅不愧是老手,他待小王严厉苛刻,做不好要求重做,哪怕只是一个小齿轮不光滑也要求重头再来;犯了错误严厉惩罚,不让吃饭是常有的事;除此之外,还要求小王看一堆理论书籍,理解吃透要点。小王每天累得满身大汗,一沾枕头便睡。相反,小李倒清闲自在,每天跟着徐科长进进出出,应酬交际,技术没学着多少,油水倒是捞了很多。小王看在眼里,纳闷不已。

一天,小王终于有机会找到小李,劈头便问:“你我都是学徒,为什么你学得那么轻松?”小李嘿嘿一笑,凑近他耳朵小声说:“兄弟,这你就不懂了。现在这个社会上,看重的是关系,不是技术。徐科长有亲戚是高官,我这几天跟着他见识了不少大人物,他还说等他做了厂长,就提拔我做副厂长,有人脉,有好的人际关系才是前途,这是常识,懂吗?”小李拍了拍小王的肩膀,晃悠悠地走了。

小王回去跟张师傅一说,张师傅怒不可遏:“常识?狗屁常识!现在社会就是人人讲关系,人人攀关系,才滋生了一大堆不学无术的蛀虫,才导致真正的人才被埋没!不要听他胡说,国家需要的是技术,是人才,有过硬的技术才有前途,这才是常识。好好学吧。”小王点点头,继续每天起早贪黑的苦学生活。

一年后,培训结束,适逢国家需要高技术人才之际,优秀的张师傅做了厂长,在厂里掀起“学扎实技术,为国家效力”的热潮,小王以优异的理论成绩和过硬的技术操作顺利毕业,升任高级技师,月薪过万。至于徐科长,由于亲戚受贿被捕,自己也因为没有实际才干而下岗了。小李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只得重新从学徒做起。

厂里又分配了一个师傅给小李,培训开始当天,小李惊讶地看见迎面走来的竟是小王。莫非?“没错,我就是你的师傅,”小王凑近他耳边小声说:“还要告诉你,有真才实学才有前途,这是常识,懂吗?”小王拍了拍小李的肩膀,看着小李愣住的样子,开心地笑了。

[点评]

《如此常识》是今年广东高考作文中少有的一篇记叙文佳作。文章通过两位刚进厂的年青人拜师学艺不同态度的故事,讽刺和批判了把拉关系、托人情视为谋求个人发展“常识”的人,揭示了按照这种“常识”行事的所谓聪明人,终究没有前途的道理。考题要求考生谈与常识有关的经历和看法,本文这样写就切合题意,主题鲜明,且立意深刻,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性。

这篇文章的形式和写作技巧也值得称道,首先是标题写得很有水平,用了一个“如此”就点明了全文批判讽刺的态度。其次,文章构思巧妙,以小见大;结构紧凑、严谨,前后呼应;作者对故事的起因、发生、发展、结局叙述清楚、精要,故事的结局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用,是为不易。故庄子云:“道在便溺”。因常识,于生活,我们泰然。

老子云:“大象若希”。正是由于常识之于我们太过习惯了,时常,我们会无所察觉,如同时空之于我们过于静止与绝对,在爱氏之前,我们被蒙骗了千万年。于是我们在恍然后明白,常识虽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知之,并非仅仅为热则却衣寒则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对自然存在的用心观察。没有这用心,何来常识?没有常识,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祸患。譬如之于人,了解交通拥挤之时间,于约会便不会误时;又譬如拿破仑不知俄国之地广与冬天之寒冷,便因俄国坚壁清野而为滑铁卢之役埋下伏笔。

所以对于常识,要知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行之,不仅是于知之之后的体证,还是生活的必需,之所以要知且行,系因为知易而行难。行难,故特以行之。常识的知之,是困则眠、疲则休息,是诸葛顺势三分天下,是刘邦知楚强汉弱而强赴鸿门。对常识的行之,是顺应自然、顺时而动,故可避害趋利,所以才有一觉醒来的精神,才有汉朝天下。

所以对于常识,要行之。

至于对于常识的思之,那便是在知行合一后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常识之常,所以无形中被我们忽略、习惯,然世间万物莫不在变易中永恒,拘泥而行自己不适合,若死守既得,便永无进步可言。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诏》曰:“作新民”;曾子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因为对常识的思之,爱氏提出了相对论,玻尔提出了量子力学;之于历史的,不正是由于对意识形态的思之与变革,再知而行之,才有三十年改革开放而至于今日之中华崛起?

“易与天地准”,也正是凭借常识,凭借与常识同行,我们维系了一个旷古的文明,然而无论是生活还是发展,不知常识无语进步,不行常识无以趋利避患,不思常识却也无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于是,不妨化用子思的“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说,对于常识,我们要知之、行之、思之,由是,则有泰然的生活与不断的前进。

[点评]

高考评卷在内容方面以“切题”为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