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高中作文 > 教育资讯

抢红包(已留用)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6 23:55:57 高中作文
抢红包(已留用)作文高中作文

精选作文:抢红包(已留用)作文



抢红包

文/甜甜

 

今天晚上,张老师组织我们小米文学社的小伙伴们在微信群里玩今年春节最流行的“抢红包”游戏。

我们迫不及待地等着游戏开始,宋逸洋激动地在活动开始前就发了好几个红包,大家一哄而抢。张老师看见宋逸洋这样疯狂地发红包,下了命令:“谁在违反游戏规则,就退出游戏。”微信群里这才安静下来。宋逸洋只好放弃发红包。我心急如火燎,等待着游戏的开始。

七点,张老师发了第一个红包,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抬起手来就抢。因为是第一次,没有经验,所以我的手有些迟钝,打开红包上面显示:“手慢了,红包派完了”。顿时,我像撒了气的气球一般“呼呼”地直喘气。我不放弃,接着抢,看见第二个红包,我伸手就点。出乎我的意料,这是一个一共1元钱的红包,竟然被我独揽。我沾沾自喜,心想:赶紧抢下一个,今晚我要成为冠军。可接下来,我只抢了1角1分。我又想:只要能抢到也是蛮不错得嘛!比抢不到强多了。

看到大家疯狂地发着红包,我也跃跃欲试。我先点一下+号,再点开红包,可是到输入支付密码这个环境,妈妈愣住了,她若有所思地输了一组密码,可手机上却显示密码是错误的。这时,妈妈有点不知所措,又输入了第二组密码,可还是不对。我赶紧安慰妈妈:“妈妈,慢慢来。好好想想平时用的密码。”第三次的时候,妈妈终于输对了密码,我的红包来啦!发好红包之后,我赶紧也加入抢红包的队伍,结果抢到了自己的2角6分。哈哈,真是太好玩了!

活动结束前,张老师说要发一个大大的红包。我坐在椅子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手机。我十分紧张,担心大奖从我身边溜走,被别人抢去,所以右手食指一直保持“一”的姿势。突然,红包从天而降,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伸手就抢。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原来我中了个大奖,这一次抢了12元8角4分,这可是很大的一笔“财富”啊。

时间过得真快,游戏很快就结束了。我恋恋不舍地关了微信,心里默默地期待着下一场紧张又刺激的游戏!

篇一:看春晚抢红包

看春晚抢红包

时间飞逝而过,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晚上,我们全家一起观看了期待已久的春节联欢晚会,这是

这几个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便让爸爸、妈妈确认了一下,听到他们肯定的回答时,我兴奋地从被窝里钻了出来,大声地喊道:“我抢到红包了!我抢到红包了!”我欣喜地点击了“拆红包”,虽然里面的金额有点少,但至少我抢到了,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抢到一个红包后,我不但没有停下来,反而更有信心继续摇了。又摇了好多次,手机屏幕上又出现了和刚才差不多的几个字,不过这次抢到了8元,此时我内心的欢喜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就这样,

篇二:抢红包

抢红包,为什么大家都爱?

疯丫头生活方式专栏作者|2015年02月25日阅读(12541)

春节期间,红包大战一番接着一番轰炸而来,腾讯和阿里叫上真,都在磨刀霍霍向红包。微信屏蔽支付宝,阿里就用红包口令方式。一波不平,微博也参与其中,随着还有各类商家的打折、促销券也都以红包的形式登场。

红包战场火药味浓烈,万万没想到,升级的红包大战竟然成了商家的营销新模式,送钱不止,优惠不休。红包,这个讨彩头的传统年俗,怎样在现代技术的包装下成为升级版新年俗的?

红包,不似当年模样

送红包和收红包是国人长久以来的传统习俗。红包文化原先是出自于中国人礼尚往来的一种正常人际关系。不过送红包更为普遍的意义,一是给晚辈一种关爱,压岁钱、生日祝愿都含有平安吉祥的寓意;二是婚嫁喜庆有喜当贺的礼物。

小时候每到年初一都非常开心,因为拜年时候时候总能收到长辈们的红包,这红包数额,少则几十块,多则数百,是一种沉甸甸的收获。即使过不了多久,红包会如数上缴给父母,但还是会让小孩子开心不已。现在看来,红包它的象征意义,在于给小孩子和大人一种“年味”,有了这个风俗,这个年才过得够味、过瘾。

互联网抢红包其实在早些年都有,但一直没有红火起来。直到去年,微信“偷袭珍珠港”,放出微信红包大招。有数据显示,去年从除夕到初八,有超过800万用户参与了抢红包活动,超过4000万个红包被领取,很多人为了抢红包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不禁有网友感叹:“就连吃饭、上厕所的时候都在?抢?”!至此,互联网红包一事终于以一种“现象”的姿态呈现。再看今年,春节未至,抢红包已让大家大战了几个回合,与红包有关的游戏、营销和送钱活动,一个都不能少。

地上一块钱不捡,网上一分钱要抢?

请问,红包是“钱”吗?它是,因为它里面确实是包着钱,玩抢红包游戏的人,多少有点占便宜的侥幸心理,不然也不会被商家所利用。但如果红包仅仅意味着钱,就不会出现地上一块钱不捡,网上一分钱大家争抢的现象了。

这些天红包抢下来之后,很多人都会发现,就算目不转睛盯着手机,时时刷新抢红包,也抢不来多少钱,当为什么还是这么多人乐此不疲?这恐怕要先说说红包心态了。

我在乎的不是钱,而是在游戏中的参与感。

我抢的不是钱,是在用抢红包和朋友联络感情。

我抢红包,证明我在时代的潮流前端。

这货真价实的红包,就是一种“金钱游戏”。无论是支付宝里的逗比红包、接龙红包,还是微信里的拼手气红包,更或是商家各种抵价券、代金券红包,红包以一种游戏的面孔呈现出来,送的是钱,玩的是游戏,看似是别人无偿送给你,但是还需要你在游戏闯关中“努力”得来:要么拼速度,要么拼手气,要么拼人品。把游戏元素嫁接给红包,让“送红包”这个“送”的过程更加丰富,提升了参与感。这与近年流行起来的体验式消费不谋而合。

抢红包重点在“抢”,“抢”就代表了一种参与感和互动性。一个微信群里的朋友,怎么让别人注意到你?怎么能活跃群内气氛,一个数额不大的红包能借鉴很多问题。互联网红包首先在微信里解决了大家聊天的话题问题。围绕抢红包主题,你甚至能说个几个小时,分享抢红包的经验和发放红包的地方等。

因为抢红包的人不亦乐乎,发红包的人也很开心。发红包的人也获得了注意力的短时间的聚焦,玩到尽兴处,一个群里的人都在发红包,抢来的又重新发出去,而且大家也开始聊起来。这个角度讲,抢红包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问题,果然是“破冰”好方式。

当“抢红包”成为了一种现象级事件,不讨论这个话题或者不完,在有些人看来就是跟不上潮流,在内心深处有种“被孤立感”。而人们一直都是群居的,红包成为一根绳线,把不太联系的人先通过网络虚拟社区联系起来,可望以后深入交流。

可见,红包的意义,除了小额的钱,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社交方式的一个“信物”,投之以桃待之以礼,通过红包这根线,在互联网世界中实现了连接。

篇三:【作文猜想】“互联网+”,微信红包冲击传统化

【作文猜想】“互联网+”,微信红包冲击传统化

一、作文素材

今年春节,中国人之间最热的话题是微信红包,两者甚至实现了对接合作,仅除夕一个晚上,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此现象的背后,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突飞猛进,也是中国互联网产业锐意创新的体现。微信红包的走红,对中国打造文化“新常态”有着积极借鉴意义。

更关键的是,受“微信红包”的启发,之后各种“打车红包”、“流量红包”也开始流行,抢红包成为中国企业黏住用户的一个必备手段,也成为2014年绕不开的关键词。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互联网+”是什么?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XX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虽然实际的效果绝不是简单的相加。“互联网+”的例子很多,比如,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有了京东,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支付宝,传统的红娘+互联网有了世纪佳缘,传统交通+互联网有了快的滴滴,而传统新闻+互联网有了柴静《穹顶之下》病毒式的传播。

二、构思点拨

随着互联网发展深化而必然出现,与近年移动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流量向场景转变、社群商业出现”一脉相承;而在中国春节期间借助中国传统的“红包”、“春晚”这一形式爆发,则更集中体现了中国互联网在文化与意义方面的价值与可能——中国互联网将比西方更具潜

力与后发优势——科技来源于文化,丰富的中华文化与悠久传统将为中国互联网赶超发展提供强劲的爆发力与源源不断的动力。

“互联网+春节”造就了全民的狂欢,深刻的影响和改变了传统节日,从互联网的意义层面看,这种改变终将回归人的本身,是良性的;而中国丰富的文化、人本的哲学与传统节日,则为“互联网+”提供了无数的结合点,这正是2015春节红包的里程碑意义,也是互联网在中国更具发展潜力和爆发力的可能——科技与文化终将殊途同归,而根源于丰富的文化土壤更能盛于久远。

今年春节“红包闪耀中国”。微信红包在今年春节的走红,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在新科技时代的生命力,也说明了红包可以更好、更正面融入普通市民生活,更启示当下及未来中国文化发展之路——必须回归人性、贴近生活,才能受到市场和民众的欢迎。

拥有极高物质条件后,在享受了富足生活的美好之后,他们开始了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浮华生活。豪宅、名车、众人的追捧,都让明星感到生活平淡,于是他们开始追求新的刺激,享受更加迷幻的快乐,开始沉浸在虚妄的、颓废的享乐中,他们的日子过的奢靡空洞。信仰缺失,生活目标淡化,道德沦丧,再加上年少成名,功名利禄唾手可得,这一切导致了极度的空虚,便用毒品来填补空虚,孰不知短暂的欢愉失去了身心的健康,触犯了国家的法律,违背了做人的道德,伤透了父母朋友、粉丝的心,多年苦心经营的光辉形象完全破碎。道德信仰的缺失是内因,过多的名闻利养是外因。

毒品之害,尽人皆知。禁毒铁律,如剑高悬。贵为一市之行政长官的市长,熟谙律政、明理知法,当然知其不可为。官员的人格修养,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夙夜在公、一心为民,老百姓会交口称赞;谋略高超、勇于开拓,老百姓会欣然夸赞;儒雅好学、亲切和蔼,老百姓会心仪点赞。然而,“市长吸毒”,会产生多大的负面效应?!“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官员、明星都应该如此。

篇四:摇红包过新春

摇红包过新春

每年春节总是热热闹闹的,可是今年大家的年过得可与往年不太一样,年夜多了一番新气象。想必大家都能感受到这个变化——看春晚的时候,大家手里是不是都拿着手机摇个不停?有人唉声叹气,也有人眉开眼笑?

看到这大家也都知道了,今年过节最火的节目不是其他的,就是摇微信,抢红包啊!“涮涮,唰唰”这声音似乎是烟火的配音,在年夜里此起彼伏,绵延不停。一家人坐在家里摇微信,抢红包,成了今年过年最有趣的一件事。我们家的“掌上春节”过得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八点到了,我准时打开电视,调到中央卫视,收看春晚。一边手里打开QQ,准备抢红包。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