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儒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5 05:51:19

何为儒学?
何为儒学?

何为儒学?
家学说,亦称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和“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诸子百家之一,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如果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儒家学说从内容、形式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发展.如果对儒家学说的内容、形式和社会功能等进行综合的宏观考察,有些人认为中国儒学有四个比较明显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儒学起源
  儒学乃中国文化之主脉,是为国人,不可不察. 儒学之起源,史无定论.或为术士说,或为殷遗民说,或为保师说,不一而足.唯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记述较为确切.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周礼所述
  周礼曰:儒家得道以民.所谓得道,一曰礼乐,二曰仁义.先得礼乐者,乃儒家元圣周公(?—约前1095)姬旦也.周公摄政,五年营建洛邑,六年制作礼乐,依据周制,参酌殷礼,制定了田制、管制、禄制、乐制、法制、溢制、畿服制、嫡长子继承制等,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典章制度,世称周礼或曰周公之典.周公曾作大诰、康诰、酒诰、周官、立政诸篇,倡导天命不僭、天命靡常之思想,张扬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孝养父母、以德辅天之言行.孔子于周礼向往不已,曾有吾从周之誓言.孔子于周公膜拜顶礼,为久矣,曾曰,吾不复梦见周公而长叹.为阅周公之典,访元圣之迹,孔子于周景王年间,携弟子南宫敬叔入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周公及三代礼乐,乃后起儒学之先导.洛邑成周,乃中国儒学之祖庭. 春秋时代乃中国文化之轴心时代,原初儒学应运而生.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乃儒家之道统.修己安人,内圣而外王乃儒家之正统.设坛授徒,有教无类乃儒家之学统.孔子、孟子、荀子于原初儒学之发展各有建树,世称三圣人.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以服膺宋明儒家心性之学为主要特征,会通西学,谋求儒学现代化的一个思想流派,学界称之为现代新儒学.以粱漱溟、熊十力、牟宗山等人为代表的新儒家,形成了新陆王学(新心学).以冯友兰为代表的新儒家,形成了新程朱学(新理学).梁漱溟(1893—1988),为现代新儒学之先驱.尊孔崇儒,于中西印三种文化形态中,断言调和持中的儒家文化最有前途.熊十力(1884—1968),是现代新儒学哲学本体论的奠基人,开创新唯识论,被世人称之为陆王心学之精致化系统化的集大成者.牟宗山(1909—1995),以康德哲学为范本,完成了中国儒学道德的形上学之重建,强调儒学道统之内圣,应顺乎现代化之潮流,开出科学学统与民主政统之外王.冯友兰(1895—1990),以贞元六书为标志,以真际实际两世界、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境界为骨架,构筑了一个完整庞大的新理学体系. 梁漱溟
  以上概观,乃一家之言,不足为训. (撰文 杨晓塘教授 2006年9月) 《后儒学》主要内容 即苍山牧云思想: 《后儒学》作者苍山牧云安徽蚌埠人,当代儒家,后儒学之奠基人.其思想纵横辽远,宏博深邃,究其根底,唯“美”无他.故其学,也称之为尚美之学.从构字上解释说,“美者,从羊而大.丰盈而嫩鲜,丰腴而未老,如女子成熟,男子壮年;物正丰茂,势盛有力”. 其美有三德,一曰美者尊本,即乐其所生,礼不忘本(这里的礼不是指孔子致力复立之周礼,而是他从日常生活中汲取出来的现实礼节.譬如他修订揖道、迎迓、延堂、升座、敬茶、问礼为尊师六礼;修订礼问、恩养、送终、守孝为行孝四礼等等.).无论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春花秋月俱有其美.推及人类,皆有其本性可遵循,从而因性造物.譬如木头因为密度疏松就不能用来作钉子,如果当钉子用不但成不了钉子反而还会破坏其木质;鱼在水里可以畅游致性,如果把它捞置岸上就会缺氧而死.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生异于他人的禀赋,只有尊本淬性才可能最大限度的完成个体的自我实现.尊本之道即自然之道,其最高境界是“不贪生,不畏死”.这一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苍山牧云“以道致儒”思想形成基础之一端. 二曰美者克欲.克制欲念,守道处平.六欲(食欲、肉欲、情欲、权力欲、金钱欲,名誉欲)让人心荡神迷,如果不能格物(析物之理)审性(检审自身认识到自己的属性),一味追逐就会心性失据不守,成功的基础就会动摇以致丧失,人生也就一事无成了.因此要求人能克制不切合自己自身实际的、难以达到的欲望(譬如瘸子长跑,胖子爬树等).据资倡学(依据每一人的天资禀赋不同,倡导适合他学习的课业与方向.经过小学阶段的粗糙积累,人的天资禀赋初中时期就会显现出来,譬如偏科.由于禀赋差异,对一些学生来说,有些科目费尽心力就是学不好.),因材施教,让人各赴其趣;因性择业,让人各奉其能,各安其司就是理想社会之秩序.平等互敬即是主流社会应该遵循之规则. 三曰君子之美.行仁义于天下者谓美.仁则中庸不偏,义则无亏于德.后儒学完美地继承并发扬了前儒学思想精髓,把中国儒学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把“美”淬炼出来用于儒学并上升到一种道德范畴(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完成质的飞跃是苍山牧云的独创,他还把修美之法分为:格物、审性、克欲、守道、处平、惠己、益公、启世人八目,认为只要敦道而行谁都能到达“至美”的境界.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会长,兼任中国道教学院闵智亭院长称之“以道入儒,儒之新途”.著名诗人流沙河说他“堪经学之谬误,集理学之大成”. 当代学者钟树粱说他“学融天下,儒贯今古”. 王小波说“为信仰崩塌的现实竖起一座丰碑”.著有《儒源系考》、《后儒论》及《后儒学》三卷等. 苍山牧云以增进国民的道德素质,促进民族养成新的心理心态为己任,其“后儒学”密切结合时代的问题和精神,关注生活的幸福指数,把儒家学说中的现代意义充分阐发出来,使现代儒学从古老的儒学中萌生出新的意义和新的生命,极大增益于当今社会公民的归宿感,幸福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将广泛进入民众视野,成为市民社会每个公民的主流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