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产物不要长篇大论,300字左右就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13:43:32

为什么说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产物不要长篇大论,300字左右就行
为什么说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产物
不要长篇大论,300字左右就行

为什么说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产物不要长篇大论,300字左右就行
设计是人类把自己的意志施加在自然界之上,用以创造人类文明的一种活动.设计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时又需要艺术来表达情感.于是,设计也就成了艺术与科学的载体.
艺术与科学都把设计当成是自己的载体
现代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载体.艺术家在自己的艺术王国里,千百次地找寻艺术与科学的结合点;科学家也在自己的科学世界里,千百次地找寻科学与艺术的切入点.从艺术与科学各自的发展历史看,它们都是源于一个出发点,不论中间有着怎样的殊途,最后又不约而同地走向一个终点——创造.而设计,正是一种创造.设计,要求科学技术支持人们对事物(或者物体、产品等等)功能(物质性)的最大需要;要求艺术支持人们对事物(或者物体、产品等等)美学(精神性)的最大追求.而且这种要求还在经常不断地发生变化.于是,人类的需求,成为设计的原动力;设计,也就成为艺术与科学的载体.艺术与科学在设计这个统一体中,充分证明了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硬币的两面”.
艺术的挑战促进科学的更快进步
艺术总是在向科学发起挑战,也就是说,人们的精神追求,总是要求物质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体现.而科学又总是以自身的进步,不断地响应着这种挑战,来支持和体现美的设计艺术.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最早的英国,迅速地成为“全球车间”,为了扩大世界贸易,于是就有了1851年举办国际博览会的需求.博览会的巨型展厅,通过设计这个载体,把艺术与科学紧紧地拉在一起.由一名园艺师来设计的展览大厅,后来被人们称为“水晶宫”的建筑,就成了艺术与科学的一种组合体.科学技术也很快回应了这一挑战.当时,钢铁和水泥已经大量生产,正好为建筑提供新材料并促进技术革新,使建筑走向具有前所未有的面貌——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因此,一座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的水晶宫展现在人们面前.
水晶宫对工业设计史,乃至世界近现代建筑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工业化产品,表现了工业化生产的定型化.这种生产上的定型,必然要求设计上的标准化.各个立面只显示出必不可少的结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从设计思想到制作安装,突破传统建筑观念,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体现初期功能主义风格的重要作品.水晶宫成了现代设计的代表作,以至于我们今天还常常以它为实例,谈现代主义、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等的发展.然而,水晶宫也的确是艺术与科学通过设计这个载体产生的不朽艺术作品.
到了1977年,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建成,这是艺术向科学挑战的更高阶段.这种挑战也许预示着现代艺术走向新生,也许预示着科学技术在创造艺术.
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一个容造型艺术、建筑艺术、城市规划艺术、影视、文学、音乐、舞蹈,以及其它种种最现代化的表现手段于一身的杰作.蓬皮杜文化中心不仅内部设计、装修、设备、展品等新颖、独特、具有现代化水平,它的外部结构也同样独到、别致、颇具现代化风韵.这座博物馆一反传统的建筑艺术,将所有柱子、楼梯及以前从不为人所见的管道等一律请出室外,以便腾出空间,便于内部使用.整座大厦看上去犹如一座被五颜六色的管道和钢筋缠绕起来的、庞大的化工厂房,在那一条条巨形透明的圆筒管道中,自动电梯忙碌地将参观者迎来送往.如果说卢浮宫代表着法兰西的古代文明,蓬皮杜文化中心便是巴黎现代化的象征.
这又是艺术向科学进行的一次挑战,科学也再一次用新材料、新技术响应了艺术的挑战.同时,设计也满足了人类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这种“多米诺骨牌”式的满足,依靠的仍然是艺术与科学的合力.
科学技术的大胆创新
当然,科学也不是永远被动地接受艺术的挑战,科学也在积极地诱导着艺术的大胆创新.当人类刚刚迈进汽车时代的门槛时,设计最简陋的汽车,也很快就取代了设计最精妙的马车,工业化满足了人们的实用主义心理.于是,科学开始刺激艺术的灵感,要求艺术与自己连起手来,为工业文明带来的巨大变革,创造更美好的产品.应运而生的是流线型的设计.流线型运动最初发轫于汽车设计,然后蔓延到其他设计领域,到20世纪30、40年代,流线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或者INDUSTRIAL ART).流线型的汽车、流线型的冰箱、流线型的打火机、流线型的订书机……接踵登场,流线型成为一种时尚,它的造型代表了流行风格和时代感.
美国的“流线型文化”,很快就波及了整个西方世界.欧洲许多国家的产品外观,开始被设计成美国的流线型.FIAT公司1935年出产的FIAT1500型汽车,是意大利产品第一个模仿美国风格的典型例子,流线型的车身明显地借鉴了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1933年生产的“AIR FLOW”轿车模型.如果说FIAT1500型车是对美国风格的响应,那么,FIAT500则反映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裁亨利·福特的社会哲学.这辆车是小型的、标准化的、功能性的廉价产品,其价格也是大众可以承受的,正象福特“T”型车一样,成为真正的大众化汽车.设计师兼工程师但丁·加科萨的主要革新,就是减小了它的尺寸,这一小巧玲珑的车型被意大利人称为“小老鼠”,“小老鼠”成为意大利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的车型.FIAT公司的小汽车很快就成为意大利都市和乡村随处可见的风景.在国外,FIAT公司的小型汽车成了法国和德国汽车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意大利汽车的成功使当代意大利文化赢得了更多的观众.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人开始设计具有意大利特色的汽车了.这些汽车因为在设计中使用了有节制的、优雅的线条而不同凡响,在这一时期确立的设计特点,到今天,仍然是意大利设计中最重要的特色.
艺术与科学联合开创新纪元
艺术与科学的紧密结合并没有到此停止,当人类从工业社会突然迈进信息社会门槛的时候,艺术家与科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发现,艺术与科学竟然同处一个载体中,以至于达到密不可分的程度.这种密不可分的现象,几乎遍及艺术与科学的任何一个领域,舞蹈、音乐、绘画、戏剧、影视……一切视觉艺术都离不开新技术,有了新技术,传统的艺术形式更加绚丽多彩.艺术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创造更新、更奇、更异的艺术效果.科学也同样离不开艺术,它需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证明和推销自己的新技术,借助艺术来增加新技术的高附加值.信息社会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艺术与科学开始在这个广阔的新天地里,上演更加引人入胜的一幕.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一切现代艺术设计,又争先恐后地在这场新的“艺术+科学”的运动中,充当着开路先锋.
20世纪是一个发明与创造的黄金时代,对人类社会带来最大影响的莫过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冲击了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开始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数码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如同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如同欧洲的文艺复兴.新技术革命为人类文明史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也正在为更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提供更大的可能.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结合的曙光出现于20世纪初期,在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下,艺术家在更加纯熟运用传统表现手段的同时,又在科学技术的诱导下,开始使用声、光、电和信息等一系列的新型媒介.新时代的艺术家通过图像、声音、虚拟环境等各种表现手段,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充分发挥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即时性,事物发展的过程性,和生命本来具有的交融性,由此构成了一部历史上任何艺术表现也无法达到的,由光、时间、运动,与视觉、听觉、触觉相融合的新型感官空间,创造了一种历史上从未体验过的互动艺术.在新媒体艺术里,我们已经很难分清楚什么是科学与技术,什么是文化与艺术.科学技术自身的展示,就已经是一种令人赞不绝口的艺术了;而艺术本身的展示,更告诉人们,它就是科学技术的高附加值.所不同的是,科学技术仍然强烈地提醒人们,要特别了解和掌握它的使用功能;艺术则一再暗示人们,它仍然包含着人类的特定思想和情感.
综上,我们就不难发现,艺术已经融入到科学之中,科技也披上了艺术的盛装.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在今天这个大融合的时代,都是离不开设计的.设计成就了他们自身无法完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