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英雄——斯巴达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1 04:00:32

奴隶英雄——斯巴达克
奴隶英雄——斯巴达克

奴隶英雄——斯巴达克
22奴隶英雄
一、教材说明
本课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以前在罗马城斗兽场上发生奴隶起义的故事,揭露了隶主贵族的罪恶和奴隶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奴隶英雄斯巴达克的反抗精神.
课文按剧情的发展可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男女观众的对话,交代斗兽场表演的内容及主要人物斯巴达克的身份和特点.接着,讲斯巴达克打死狮子,司令官又让他与十个奴隶拿着武器角斗.然后,讲斯巴达克启发奴隶弟兄们诉说苦难,激起对奴隶主的仇恨,鼓动他们起来反抗.最后,讲奴隶们在斯巴达克的带领下冲出铁门,举行起义.
课文的重点是斯巴达克启发奴隶弟兄们诉说苦难,动员奴隶们起来反抗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内容直接反映了独幕话剧的创作主旨:揭露奴隶主任意虐待、宰杀奴隶的罪行,歌颂斯巴达克是能分清敌我、团结同伴、富有反抗精神的奴隶英雄.
学习本课的难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剧本这种文学形式,缺少阅读戏剧作品的经验.
二、学习目标
1.认识“隶、栅、绊、俘、虏、乙”六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奴隶们的悲惨命运和斯巴达克这一勇武、精明、富于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
三、教学建议
1.小学生缺乏历史知识,不了解奴隶社会奴隶主对奴隶的残酷压迫状况.布置预习时或导入新课时应简要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认识奴隶起义的必然性.
2.根据本文的内容、形式特点,教学过程可以这样安排:首先,检查预习情况,看是否有不认识的字和读不通顺的句子,初步概括讲了什么事,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接着,学生自读课文,发现本课与过去学的课文在表达形式上、使用字体上有什么不同,结合交流,简单介绍剧本的表达方式和阅读方法,消除文体上的阅读障碍.再接着,自读自悟,边读边想象,练习读出不同人物不同的情感.然后,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三部分.最后,交谈各自的感受.可以谈对奴隶、奴隶主、斯巴达克的感受,也可以谈对奴隶社会及奴隶起义的认识.
3.为了消除阅读障碍,应简单介绍剧本的表达特点.剧本一般在开头先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布景等,然后写人物对话.故事发展中的情节变化、人物动作、情感、语气等,一般在括号里用小字注明.这些都是作者为表达的需要精心设计的.阅读剧本,应当把多种表达形式联系起来阅读和思考,善于展开想象,在大脑“屏幕”上演戏、看戏;同时,要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应该是教学的主要手段和活动.朗读要体现人物地位、性格和情感的变化.读贵族所说的话,要表现出他们的凶残;读奴隶们说的话,要掌握他们由痛苦畏缩到觉悟反抗的情感变化过程;读斯巴达克对十个奴隶说的话,应亲切有力,具有号召力.最后奴隶们团结起来冲杀出去,要读得兴奋、激昂.读括号里的场景说明,总的要用解说、描述的语调,情感要随剧情发展有所变化.
5.课文学完后,可以组织学生排练、演出.这样,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情感体验.指导排练,重点指导读好对白.排练好后,可以在班上或学校集会时演一演.
四、参考资料
时代背景两千多年前,罗马是奴隶制社会.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就把当地的居民变成奴隶.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连子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不受法律保护,奴隶主可以任意宰杀自己的奴隶.
奴隶主让奴隶戴着脚镣做各种苦役,把最强壮最骁勇的挑出来做角斗士,放在斗兽场里强迫他们同野兽打斗或互相攻杀,供自己娱乐.这种角斗极其野蛮残忍,角斗的结果是角斗士全部死亡或留下最后一人.本文讲的斯巴达克和另外十个奴隶都是角斗士.
斯巴达克起义发生于公元前一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罗马.公元前73年,卡普亚的二百个角斗士,因为不能忍受暗无天日的生活,逃到维苏威山上,在斯巴达克领导下举行起义.许多奴隶从四面八方汇合到斯巴达克那里.起义的势力迅速发展,组成了七万人的起义军.公元前71年,起义军跟罗马军队展开了决定性的会战.起义军武器不良,又很疲劳,阻挡不住罗马军队的疯狂进攻,因此失败了.斯巴达克一直英勇战斗到牺牲.
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是古代史中被压迫阶级最光辉的一次斗争,这次起义严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斯巴达克的英勇事迹永远被人们歌颂.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称赞斯巴达克是“古代史中最堂皇的小伙子”.列宁称赞斯巴达克是“最大一次奴隶起义中一位最卓越的英雄”.
独幕剧戏剧作品的形式之一.全剧情节在一幕内完成.与多幕剧相对而言,篇幅较短,容量较小,情节单纯.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为严格,要求剧情、结构更加精练、紧凑.戏剧冲突迅速展开,形成高潮,迅速结束.多数独幕剧不分场,也可以分场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