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怎样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该理论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形成原因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22:01:1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怎样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该理论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形成原因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怎样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该理论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形成原因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怎样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该理论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形成原因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1)形成过程
①酝酿:1975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针对“文革”错误,着手进行整顿.
②开始产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逐步发展:1978年一1982年进行了全面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迈开步伐,主要是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沿海兴办经济特区.
④进一步发展:1982年一1987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⑤走向成熟: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内容十分丰富,其基本要点如下:①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最大的“实际”和国情;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⑤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⑥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中国要发展,必须要坚持对外开放,同时,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⑦狠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⑩“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统一祖国的原则.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毛泽东思想之后,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1.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科书上P48到P50有简略叙述。
2.第二问我不会,很抱歉。

(一)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理论奠定了思想路线基础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一贯倡导和坚持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毛泽东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所以,“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邓小平曾精辟地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是唯物主义。”建国以后,毛...

全部展开

(一)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理论奠定了思想路线基础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一贯倡导和坚持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毛泽东坚持这条思想路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所以,“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邓小平曾精辟地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是唯物主义。”建国以后,毛泽东又实事求是地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进行了“和平改造”的社会主义革命,使中国稳步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的八大上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通过《论十大关系》等报告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新方针,从而引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毛泽东在1958年以后,特别是在他晚年逐渐脱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的社会主义走上了弯路,直至“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发展到了顶点。党的十一届二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和反对“两个凡是”等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导下,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明确地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分三步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决策,从而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所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实事求是路线的产物,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是实事求是唯物辩证法的结晶。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深刻概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它赖以创立和不断发展与完善的源泉。
(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会不会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在当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一直没有很好得到解决。第一个把社会基本矛盾学说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是毛泽东。早在50年代毛泽东就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我们今后必须按照具体情况,继续解决上述的各种矛盾。当然,在解决这些矛盾以后,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又需要人们去解决。……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如何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这些矛盾?毛泽东认为必须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它们的具体环节、具体形式科学地、恰当地区别开来。对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花大力气去巩固、发展和完善;同时,对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确实存在着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环节还需采取有力的措施,经常地、自觉地加以调整和改革。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地得到解决,才能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不断地自我调整中逐步趋于完善和成熟。毛泽东的这些思想虽然还处于提出问题、初步探索的阶段,但它已经是一种萌芽状况的改革思想,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中国改革大潮的先声;同时,也正是毛泽东提出的这个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今天成为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分两个阶段、要两步走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1957年2月毛泽东就清醒地指出: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他此后还多次指出,三个五年计划只打下一个基础,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大约需要50年到100年。1959年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毛泽东又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在1962年1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再次指出: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并赶上和超过世界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100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根据毛泽东的这种设想,1963年9月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作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毛泽东的这个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的逐步形成铺设了一块稳定而有力的奠基石。
(四)毛泽东关于向自然界开战的思想,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的先导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基本完成,为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创造了条件。此后,毛泽东为实现这种转变作了一系列的努力。1956年9月,他在中共八大的开幕词中,明确地向全党提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思想。1957年2月他又进一步指出:现在我们的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条件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要团结全国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3月,他在天津等地的讲话中又指出,现在处在转变时期,由阶级斗争到向自然界斗争,由革命到建设,由过去的革命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此时,毛泽东把经济能否搞上去提高到是否可能被开除球籍的高度来认识。毛泽东的这些正确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形成无疑是起了理论先导的作用。
(五)毛泽东倡导的群众路线,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力量源泉
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倡导一条“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由于党实行了这条群众路线,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在新的历史时期,这条群众路线,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力量源泉,并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二,党在新时期制定的四项基本原则中的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从而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并强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第二,党制定了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来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第三,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最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例如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城市中的厂长承包制、职工全员资产承包制、外向型经济,等等,无一不是首先是群众的创造,再经过党的集中、总结和提高,制定政策,形成理论,予以规范化,然后大力推广,从而极大地丰富了改革开放的内容。实践证明,生机勃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由亿万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创造在理论上的升华和系统化。
(六)毛泽东倡导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定了根本方针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毛泽东倡导的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一条根本原则。当年毛泽东坚持这条原则,用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三大把它写进党的基本路线,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方针:不照般外国模式,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用自己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在邓小平的倡导下,我们搞外向型经济和三资企业,搞特区和开放区,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极大地发展了经济,提高了生产力。对外开放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这就是:在对外开放中,一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二要坚持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原则;三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四要抵制和批判资本主义的腐朽制度和思想作风。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倡导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
综上所述,毛泽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了种种艰苦的探索,虽然在总体上说是没有成功,但留下了许多闪光的思想,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理论提供了思想基础。
四、邓小平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真正继承和重大突破性、创造性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国际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新的理论和思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它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坚持、继承和发展,而是在新时代的新开拓、新突破、新创造,它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大范畴内增添了一个具有相对独立的新理论。这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一)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对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突破性发展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首先,邓小平坚持不照搬书本,不照搬外国,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作指导,充分认识具体国情,在实践中开辟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就突破了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长期产生极坏影响的苏联模式的统治,从实践上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多元化模式。其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当前生产力不发达的具体国情,确定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根据我国国情的这个历史定位,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制定了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建设跨世纪的战略决策。这就开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理论,从而突破了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长期产生极坏影响的“直接过渡”论。其三,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中国最基本的国情,认识到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可以跨越,但是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却不能逾越,从而制定了一条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任务,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主要形式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条开放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既实现了马克思晚年关于落后的东方社会吸取资本主义的肯定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的设想,又发展了列宁晚年关于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商品与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从而突破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传统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封闭式的模式。
(二)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和根本任务问题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突破性发展
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是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是当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长期实践中没有搞清楚的问题。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中,首先提出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还要解放生产力。同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这些崭新的观点不仅是对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突破性发展,同时还极大地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邓小平提出这个理论是有现实针对性的。因为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各国,就是没有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和根本任务,离开了生产力的水平,片面追求制度的先进性、生产关系的纯一性和体制的高度集中性,结果形成了僵化的模式,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先进制度的优越性得不到发挥,而且还导致了严重失误,甚至失败。这是当前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最惨痛的教训。鉴于这个教训,邓小平不仅在理论上确立了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其他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同时在1992年的南巡谈话中更强调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一个根本标准。这些观点既是在社会主义问题上、也是在历史唯物主义问题上对马列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三)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开拓性、突破性、创造性发展。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社会发展的一般角度来考虑的,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孕育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无限动力;没有从特殊的角度为东方“不合格”的社会主义来考虑过发展的动力问题。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是一次体制改革,其本身就是一种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探索,但列宁早逝,改革没有完成,更没有提出系统的理论。斯大林基本上是把阶级斗争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的认识是清楚的。但是,由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是以抽象的社会制度的先进性和生产关系的纯一性为其本质特征的,同时又由于急躁冒进思想作怪,片面地追求脱离生产力水平的社会制度的“完善”性和所有制又大又公的纯一性,这样就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距离和矛盾越来越大;而在经济建设上失误时,又归咎于阶级敌人的破坏,大搞“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运动,信奉“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信条,实行“抓革命,促生产”的错误方针。所以毛泽东最后还是滑向了阶级斗争动力论。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问题上的观点基本上和毛泽东是一致的,但他认为解决矛盾的着眼点要放在如何发展生产力上,因而他首先确立了生产力标准,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并以此为导向,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与生产力之间还存在一种僵化的体制,正是这种僵化的体制极大地束缚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于是作出了改革的决策,用改革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然而这种完善并不是抽象的完善,而是以体制为“中介”,通过对僵化的体制的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和生产关系更适应现实的生产力,从而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邓小平1992年在南巡重要谈话中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自从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来,邓小平第一个提出了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的理论,这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当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将产生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而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则是一次革命性的创新和发展。
邓小平关于改革的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这个思想,开拓性、突破性、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巨大的影响。
(四)邓小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是对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划时代的贡献
马克思在晚年曾经指出落后的东方社会必须置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企图通过国家调节下的市场来组织整个经济运行机制,建设社会主义。但是以上仅是两位革命导师的思想闪光,并未成为实践的现实。自斯大林以后,社会主义各国基本上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这个体制在各国建立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中,起了用国家权力强制积累资金的作用,但以后却越来越显得僵化而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建国后的情况大致也是这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作出了改革的决策,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是我国究竟要确立什么目标模式,却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才明确。这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认识的障碍主要是因为我们历来把计划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因此十多年来老是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模式上打转。邓小平以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用唯物辩证法来剖视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这两种不同属性但又交织难分的经济现象,从1979年开始一再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邓小平的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放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中共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至此才真正解决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空前的创举,不仅在理论上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实践上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⑩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我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奠定了思想、理论和路线基础,同时还在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失误和挫折的低潮中,高高举起了一面不屈斗争的旗帜,一盏走向胜利的明灯。由于20世纪先后诞生的多数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把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经典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当作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顾自己生产力落后这个国情,教条式地把这个带有超前性和科学设想性的理论当作具体的制度、体制和道路,搬用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另方面又由于深受斯大林在苏联推行的通过国家垄断制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左”倾思想的影响,实行一种教条主义的超前的社会主义模式,从而导致了失误,甚至失败。现在,中国的改革对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它们从教条式的理论、僵化的体制和封闭式的模式中解放出来,由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转变为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今天,它们正在根据本国国情,实行不同形式的改革开放,并已取得了显著成果。遭受挫折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上空,开始出现了新的曙光。因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拨乱反正,而且也为当代国际社会主义实践拨正了航向,对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单位:中共石嘴山市委党校,市委讲师团)

收起

自己查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怎样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该理论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形成原因上有哪些相似之处? 怎样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是在党的十几大? 邓小平是如何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上填名字 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的会议是? 怎么理解解放思想事实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和历史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是什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是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成果刚考完的初二期中考试的解答题,不用太复杂, 试用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的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