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位名人的作文500字左右最好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3:58:30

写一位名人的作文500字左右最好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写一位名人的作文500字左右
最好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写一位名人的作文500字左右最好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曾有不少人问过袁隆平:现在大家称您为“杂交水稻之父”,当初,您为什么学农,为什么走上研究杂交水稻这条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学农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时,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上演,影片里有一个镜头,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这些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田园确实太美了,就想长大后学农,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其率真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
因为儿时的这个愿望,高中毕业后,袁隆平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后改名为西南农学院).1953年,袁隆平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成了一名教师.
因为这个偶然的选择,至今,袁隆平已在田间忘情忙碌了50多载了.
关键词
实验田
我如果不在家,就一定在实验田;如果不在实验田,就一定在去实验田的路上.这是袁隆平说过的一句广为流传的话,这当然也是他真实的生活写照.
袁隆平的第一块实验田在安江农校,在该校的中古盘7号田内.1968年4月30日,700多株不育秧苗,被袁隆平与助手们小心翼翼地插入这块田中.然而,18天后的夜里,这些不育秧苗被全部拔除,不知何人所为.
为了加速繁殖不育秧苗,袁隆平把目光投向了日照时间更长,气温更适宜的南方.广东、海南、福建……不少适于耕种杂交水稻的地方都开辟了他的实验田,田埂上、小路间都留下了袁隆平的足迹.
1979年5月,美国著名的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访华,农业部种子公司送给他1.5公斤杂交水稻.威尔其带回国,当年就试种,立即获得增产.到2005年,美国耕种杂交水稻80万亩,平均亩产超过600公斤,比当地良种增产25%—35%以上.
在越南,到2005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近1000万亩.而在菲律宾、印尼、孟加拉、巴基斯坦、厄瓜多尔、几内亚等一些国家,均已开始试种杂交水稻.
但袁隆平仍然很“贪心”,他想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台湾.
从研究杂交水稻至今,袁隆平在实验田里究竟花费了多长时间,恐怕谁也没有统计过.
袁隆平的第一位助手——湖南省农科院高级研究员尹华奇,从1966年开始跟随袁隆平,至今已逾41年.他向记者推算:袁老师从上个世纪1960年代至今,应该至少干了90年的活.为什么如此说呢?老尹解释:按照湖南的水稻生长规律,一年只干半年活.而袁老师同时把实验田设到了南方各地,所以袁老师一年至少干了两年以上的活.
关键词
野败
所谓“野败”,全称是“花粉败育野生稻”,它是一株野生稻.
这株野生稻是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发现的,地点在海南南红农场附近的沼泽里.
1970年11月23日上午,这两人在这片沼泽里发现了一片野生稻.在观察中,两人发现了3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显然是由一粒种子发育而成.经袁隆平确定,这确是一株雄花败育的野生稻.大家都兴奋不已.
原来,上个世纪50年代的经典理论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没有杂种优势.”但袁隆平却始终向权威挑战,坚信水稻的杂种优势,走向了对杂交水稻的摸索之路.
当时三系杂交稻的理论已经成型,缺乏的是实际中的配套.所谓“三系”,即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而要达到三系配套的目的,就必须解决第一代杂交种子这个难题.三系中,保持系、恢复系在寻常水稻品种中可以找到,但雄性不育系的种子却难以寻到.
现在,终于找到了它,就像焦虑的周瑜等来了东风,师徒3人怎不欢欣鼓舞呢?1972年,我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二九南1号”出世了.第二年,三系配套全面成功.1976年,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产量比常规稻增产20%,袁隆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杂种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人.
1995年,在三系水稻基础上,两系水稻研究成功.
两年后,67岁的袁隆平又发起了向超级稻的进攻,目前亩产已超过800公斤.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参加工作50多年以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水平,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袁隆平的先进事迹在国内外
产生了广泛影响,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与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2003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专程赴袁隆平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详细察看项目进展情况,充分肯定了他们做出的重大贡献.江泽民、温家宝、李鹏、乔石、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视察.30多个国家的总统、国王或部长会见了袁隆平院士.江泽民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丛书《走近袁隆平》所作序言中指出:“袁隆平同志等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就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集中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敢于创新、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争气的宏大抱负,集中体现了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平易近人、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写下了美好的篇章,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做出了无愧于祖国和时代的贡献.”2005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湖南考察时赞扬说:“袁隆平所做出的贡献,不仅有利中国,而且有利世界.”
■人物小传
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汉族,祖籍江西德安.1949年~1953年就读重庆相辉学院(今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1980年至今,多次赴美国、印度、越南、缅甸等国作技术指导.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863”计划“863-101-01”专题责任专家.
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1年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1985年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章.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1988年获英国朗克基金会“农学与营养奖”.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被国家科委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1993年获得美国Feinstein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研究)荣誉奖”.199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会“何梁何利基金奖”.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1997年在墨西哥获得“杂种优势利用杰出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1年被国务院授予“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2004年获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沃尔夫”基金奖;被泰国国王授予“金镰奖”;获世界粮食基金会“世界粮食奖”.2005年获亚太种子协会“杰出研究成就奖”.
袁隆平是我们党培养出来的当代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突出典型,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一面光辉旗帜.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把袁隆平精神概括为:
热爱祖国、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
淡泊名利、奉献事业的崇高品德,
不畏艰难、求真务实的科研作风,
胸怀全局、协作攻关的团队意识,
与时俱进、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
服务“三农”、富民兴农的高尚情怀.
袁隆平,汉族.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我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他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1年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1985年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章.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1988年获英国朗克基金会“农学与营养奖”.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被国家科委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1993年获得美国Feinstein基金会“拯救世界饥饿(研究)荣誉奖”.1994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会“何梁何利基金奖”.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1997年在墨西哥获得“杂种优势利用杰出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01年被国务院授予“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2004年获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沃尔夫”基金奖;被泰国国王授予“金镰奖”;获世界粮食基金会“世界粮食奖”.2005年获亚太种子协会“杰出研究成就奖”.
袁隆平,让世界不再饥饿 袁隆平事迹 发布时间: 2007-05-21 14:13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参加工作50多年以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