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我一些有关大气的有关知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1:57:27

请给我一些有关大气的有关知识
请给我一些有关大气的有关知识

请给我一些有关大气的有关知识
大气科学和技术研究动态
1.大气科学与技术信息
美国公布气候变化局域影响评估报告
最近美国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公布了人们期待已久的气候变化区域影响评估报告.这份研究报告经过60天的公众评议现在正式公布于众.为使美国政府的决策者了解气候变暖可能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美国国会于1990年指示进行该项目的研究,并对研究报告草案进行了两个月的公众评议.
报告评估考察了气候变暖对美国国土各个区域的可能影响,包括沿海区域、海洋资源、森林、水体和农业.此项研究工作的最后二、三年,由于计算机模式的建立,充分地分析研究了大气与局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
评估报告指出,由于气候变暖全球整个生态系统将北移,海平面将上升,沿海区域将频繁地出现风暴,许多地区将受热浪和干旱的袭击.由于洋面的上升,湿地和沼译地将进一步向内陆移动,树木、鱼类和动物物种将向北迁徙.某些沿海城市将不得不重新设计其现有的供水和排污系统以应付海平面的上升及频繁的风暴潮.在太平洋西北部,大马哈鱼由于水体的变暖会向北迁徙,近海水域将由喜好较暖水温的其它物种所补充.
此前的评估报告草案由于强调气候变暖的负面影响和对其潜在的正面影响的默视而受到批评.报告所预报的各种影响都是以气候变暖的大量综合变量为依据的.正如报告的作者们所说:“充其量是一种不确定的科学.”这份国家评估假设到2100年美国的温度将上升5°F?/FONT>10°F,这个评估比联合国IPCC最佳评估更为悲观.IPCC的评估预报是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3.6°F?/FONT>6°F.然而,这个评估报告并未注意到较暖的温度、降水量的增加、大气中CO2的增加和美国各地较长的生长季节将使某些地区的粮食产量和木材产量增加.北部地区冬季的变暖将使化石燃料的消耗降低.
网址:www.gcrio.org
变暖与作物病虫害
最近,由一些研究人员组成的工作组出席美国国会以回答国会议员就气候变暖对作物产量影响所提出的质讯.该专家组向国会简要地介绍了有关作物病虫害与气候变暖的研究情况及最近50年的农业状况.
1970年以来,尽管美国的作物产量通常是增长的,但是研究人员发现每年的变化还是较大的.他们认为主要是气候变化所致,原因有两个,一是极端的天气状况,二是病虫害的发生.在美国病虫害使三分之一的作物受害,在过去25年中,虫害一直在增加.研究结果指出气候变暖是作物病虫害的成因.
衣阿华州立大学的植物病理学教授X. B. Yang指出,最主要的发现是带菌作物分布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作物的病虫害范围正在向北方漫延.他说:“瓢虫是豆荚斑病病毒的传播者.1970年代之前它们主要存在于南方各州.而1980年代之后便扩展到北方地区.1990年代在南达科他州和威斯康星州均发现了这种病毒.
Yang还指出:“冬季温度致关重要,可以肯定地说美国北方的冬季温度在升高”.“一种真菌类综合症使大豆类受损.而这种综合症的突然消失,说明这种致病的真菌难以在严寒的冬季繁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症状显然已向北方迁移.1970年代在阿肯色州发现这种症状.到1980年代,在印地安那北部也出现了此种症状”.
报告指出,如果变暖趋势持续下去,美国农民的生计必然受到严重的影响.气候变暖和温度的升高意味着作物的减产.“作物虫害影响范围的扩展和作物病虫害的动力学变化将会加速农作物的减产”.
网址:www.med.barvard.edu
二氧化碳枣一种有益于气候的致冷剂
美国印地安那州Purdue大学的研究人员称正在研制新的空调系统,其致冷剂是人们称之为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用二氧化碳取代其它较强的温室气体或致使臭氧损耗的化学物质.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关专家将在相关科学会议上讨论这类最新科研成果.最近在Purdue 将召开国际空调和冷冻科学大会.
工程技术专家将向大会提交若干篇论文,论述利用二氧化碳作致冷剂问题.
二十世纪初,二氧化碳曾被广泛地用作致冷剂,后来由CFCS(含氯氟烃)取代,这种致冷剂在低压系统中工作性能颇佳.后来CFCS又由hydroflluorocabons取代.这类致冷剂不会破坏臭氧层,但却是温室气体,其稳定热量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1,400倍.科学技术的进步,例如超薄的强铝质管的加工生产预示着重新利用二氧化碳作为致冷剂.实际上在较大的空调器系统中利用二氧化碳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优势.因为这类系统需利用大口径管道才能传送传统的致冷剂.出于商业的原因,专家正在研究另外一种天然致冷剂枣氨.
全球变暖威胁鲸的生存
太平洋研究所在一份新的发展、环境和安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全球变暖对于海洋鲸类物种可能是最大的威胁.国际捕鲸委员会(IWC)为保护该物种考查了全球变暖对其造成的影响.
在南极区域,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由于温室气体的倍增,变暖将使南极的海冰损失达40%.这种情况一旦发生,鲸类赖以生存的食物链将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海冰的减少可能会影响藻类的生长量.藻类是磷虾类浮游动物最基本的食物源.而对于南极的鲸类动物如鲸、海豚等,磷虾又是最基本的冬季食物源.此外,冰穴的大小及其分布变化可能也会影响鲸类捕食浮游植物的能力,进一步威胁这一物种.
报告称,与变暖相关的极地海冰的减少将导致浮游植物的灭绝.在极地食物链中,这种情况使最主要的被捕食动物物种减少,其中包括挠脚亚网s类动物和以藻类为食的鱼类,如极地鳕鱼.它们是白鲸和独角鲸最基本的食物.海冰的融化会使水体产生更大的层结,因而使水中养分的供给量减少,还会进一步限制浮游植物的生长量.报告指出,海冰的消失将扩大船舶的航道范围,这将会使更多的鲸类面临威胁.
报告还对IWC保护鲸类物种所作的努力表示谢意,因为该组织早在1996年便开始关注气候变暖对鲸类的影响.但是报告又指出,若要促进这一领域内的有益变化,目前的状况还有较大的差距.报告的作者Wil Burns称,IWC将会扩展其工作范围.他说:“IWC需要集中关注气候变化对近海海域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研究一直是对远海海域大洋浮游类物种的研究”.
网址:(1)www.pacinst.org(2)http://ourworld.compuserve.com

有关大气的科学知识
什么是大气
大气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一层气体。大气也称为大气圈或大气层。大气圈是地球四大圈(土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之一,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气体环境,也是人类的保护伞。
如果我们从人造地球卫星上看地球,大气好像是蒙在地球表面上的一层浅蓝色面纱。
大气的范围是很宽广的,它在水平方向上笼罩着整个地球,在铅直方向上,它的...

全部展开

有关大气的科学知识
什么是大气
大气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一层气体。大气也称为大气圈或大气层。大气圈是地球四大圈(土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之一,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气体环境,也是人类的保护伞。
如果我们从人造地球卫星上看地球,大气好像是蒙在地球表面上的一层浅蓝色面纱。
大气的范围是很宽广的,它在水平方向上笼罩着整个地球,在铅直方向上,它的厚度已超过地球上最高山峰的高度和最深海沟的深度。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知道,大气的上界和行星际气体逐渐融合在一起。然而,人类活动的范围仅仅限于大气层的底层,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也多发生在20千米以下的大气层中。
大气虽然看不见,摸不到,但大气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物质,科学家发现整个大气层的质量是很惊人的,约为5.3×1015吨,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如果用一个巨大的天平来称的话,一端放上大气层,那么另一端就要放上一个直径100千米的大铜球,或者是放上5座喜马拉雅山脉。但大气层的质量中有99.9%以上都集中在50千米以下的范围,而在50千米以下的浩瀚大气中,所含的大气质量还不到总质量的0.1%。由此可见,大气层越向上空气越稀薄。据测算,在360千米高空的大气中,其空气密度只有海平面附近的万亿分之一。
大气是维持人体生命的第一需要。人可以数日不吃不喝,但却不能不呼吸。我们游泳时就有这样的感觉,把头扎在水里过不了一会就憋得受不了。同样,各种生物也需要呼吸。大气的存在还为人类生存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否则白天太阳可将赤道附近的地面烤热到80℃以上,而在夜间又会降到-100℃。一天之间温差如此悬殊人类是难以生存的。大气还阻挡了对人体有伤害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以及宇宙线,消除、减轻了来自星际空间的流星对地表的袭击,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
什么是大气污染
正常的大气中主要含对植物生长有好处的氮气(占78%)和人体、动物需要的氧气(占21%),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0.03%〉和其他气体。当本不属于大气成分的气体或物质,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有机物等进入大气之后,大气污染就发生了。大气污染主要由人的活动造成,大气污染源主要有:
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失火、炊烟(包括路边烧烤)、尘土(包括建筑工地)等。
大气与疾病
气象条件本身就是一个致病的因素,比如,高温可以使人中暑,而低温又可使人生冻疮。这是气象条件直接造成的疾病。此外,气象条件还可以作为一个诱因,间接对人产生影响。如寒潮可诱发感冒、气管炎,气压、湿度、气温的大幅度变动可以使关节痛加重。
1980年1月的某日,前苏联列宁格勒突然有许多人病倒。当时既没有瘟疫流行,又没有集体中毒事件发生,怎么会有这么多人病倒呢?经调查发现,原来那天气温从一44℃骤然上升到6℃,正是这种气象条件的剧烈变化,才使那么多人病倒。我们祖国传统医学——中医非常重视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为许多疾病都是由风、暑、寒、燥、湿等气象条件作用于人体的结果。
由此可见,大气环境不仅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直接影响,而且与人体许多疾病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已有人提出“气象病”这个名称。俗话说:"感觉是天气的晴雨表”。人们大多有这样的感觉或体会:有时莫名其妙地感到情绪低沉,精神不振;每逢阴天下雨常有一些人叫关节痛;天气闷热时,容易急躁发火,坐立不安;雷雨时易患周期性偏头痛等等。这些都是常见的“气象病”。
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对环境和人有什么危害?
当烟囱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气体,或汽车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烟气上升到空中与水蒸气相遇时,就会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使雨水酸化,这时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煤和石油的燃烧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祸首。酸雨会对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破坏露天的文物古迹;损坏植物叶面,导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鱼虾死亡;破坏土壤成分,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饮用酸化物造成的地下水,对人体有害。
减少酸雨主要是要减少烧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对付酸雨,工厂应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用烟气脱硫装置、提高煤炭燃烧的利用率。社会和公民应采取的措施有:1)用煤气或天然气代替烧煤;2)处处节约用电(因为大部分的电厂是燃煤发电);3)支持公共交通(减少车辆就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4)购买包装简单的商品(因为生产豪华包装要消耗不少电能,而对消费者来说包装并没有任何实用价值);5)支持废物回收再生(废物再生可以大量节省电能和少烧煤炭)。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