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 李世民 汉武帝 成吉思汗 朱元璋 秦始皇 不是让他们在一起比 而是看他们的功绩 我认为赵厉害 没人逼他 自觉打天下 从一个小兵 干起 22岁离家 34当皇帝 没啥关系 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31 15:44:57

赵匡胤 李世民 汉武帝 成吉思汗 朱元璋 秦始皇 不是让他们在一起比 而是看他们的功绩 我认为赵厉害 没人逼他 自觉打天下 从一个小兵 干起 22岁离家 34当皇帝 没啥关系 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赵匡胤 李世民 汉武帝 成吉思汗 朱元璋 秦始皇
不是让他们在一起比 而是看他们的功绩 我认为赵厉害 没人逼他 自觉打天下 从一个小兵 干起 22岁离家 34当皇帝 没啥关系 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赵匡胤 李世民 汉武帝 成吉思汗 朱元璋 秦始皇 不是让他们在一起比 而是看他们的功绩 我认为赵厉害 没人逼他 自觉打天下 从一个小兵 干起 22岁离家 34当皇帝 没啥关系 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个人小档案
  姓名:赵匡胤
  小名:香孩儿
  生辰:阴历九二七年二月十六日
  忌日:阴历九七六年十月二十日
  庙号:太祖
  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属相:猪
  籍贯:祖籍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洛阳.
  陵寝:永昌陵(今河南省巩义西南堤东保)
  父亲:赵弘殷,追赠宣祖
  母亲:杜太后
  初婚:19岁
  配偶:贺皇后、王皇后、宋皇后
  子女:4子6女
  民族:汉族
  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
  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怀柔安抚,很好的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永不消逝的英雄——赵匡胤.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成纪乡)人,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平窦建德、王世充之后,始大量接触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此举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生卒时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公元59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50岁)
  庙号:太宗
  谥号:文皇帝(唐高宗加谥文武圣皇帝;唐玄宗加谥文武大圣皇帝、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姓 名:孛儿只斤·铁木真
  出 生:1162年
  出生地:斡难河右岸迭里温孛勒塔合(孛勒塔合有“孤山”之意)
  武 器:苏鲁定(枪)
  身 高:1.80米
  属 相:猪
  卒 年:宋理宗寳庆二年 成吉思汗二十二年 金哀宗正大四年
  (1227年)
  享 年:66
  庙 号:太祖
  谥 号:圣武皇帝 加谥: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至大二年加谥)
  陵 寝:蒙古肯特山起辇谷
  父 亲:孛儿只斤·也速该把阿秃儿
  母 亲:弘吉剌氏·诃额仑(也译月伦)[3]
  兄 弟:拙赤合撒儿(简称合撒儿),合赤温,帖木格,别勒古台,别克贴儿(别勒古台,别克贴儿均为也速该别妻所生,别克贴儿被铁木真与合撒儿联手杀死,当时三人均为少年)
  妻 妾:孛儿帖、忽鲁伦、阔里桀担、脱忽思、帖木伦、亦怜真八剌、不颜忽秃皇后、忽胜海妃子
  姐妹:帖木伦
  儿 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为孛儿帖所生)
  女 儿:阿剌海别吉
  孙 子:忽必烈(元世祖)
  骄 傲:开创蒙古帝国
  遗 憾:父亲被塔塔儿人以毒酒毒死
  妻子被蔑儿乞人抢走
  十三翼之战失败
  妹妹贴木伦被堂兄忽察儿射杀
  孙子与女婿在花喇子模被射杀(后屠其城民以报仇)
  生前没有看见西夏覆灭(死后完成)
  在位:(1206~1227),在位二十一年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7月14日[1]—前87年3月29日[2]),字通,幼名彘,汉朝第七位皇帝,西汉时期的皇帝、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文学家.汉族.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帝刘邦的曾孙,太上皇刘太公的玄孙,其母是皇后王娡.公元前156年8月10日生于猗兰殿,前87年3月29日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汉武帝4岁时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曾用年号:建元、元朔、元光、元封、元狩、元鼎、征和、后元、太始.谥号“孝武”,后葬于茂陵.《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汉武帝创造了六个“第一”;第一: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的皇帝.第二:第一个创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第三: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第四: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第五: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的皇帝.第六: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正如历史连续剧《汉武大帝》所云: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
  汉武帝创立年号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他登基之初,继续他父亲生前推行的养生息民政策,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同时他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在军队和经济上则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编成由中央管理,同时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权集于中央.他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成为封建正统地位地位铺平了道路.不过事实上汉武帝时期从来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扬儒学的同时汉武帝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和显示皇权的地位,因此汉学家认为这更应该是以法为主以儒为辅,内法外儒的一种体制,对广大百姓宣扬儒道以示政府的怀柔,而对政府内部又施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大臣.而宣儒并不等于弃法,法依然是汉武帝时期的最终裁决手段,当时积极启用的汲黯和对司马迁用宫刑即是其中著名的例子.
  春节始于太初改历,汉武帝改正朔.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封狼居胥.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从此西域成为几大文明交汇之地,汉武帝被称为“冠于百王”.
  朱元璋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为僧,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因其友汤和的一封信,被迫参加了起义军,在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1355年,郭子兴死,被韩林儿封为左副元帅.1356年,领兵攻占集庆,改名应天府,建江南行省,称吴国公.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计,积蓄实力,1364年,灭陈友谅,自称吴王,1367年,灭张士诚,后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举兵北伐,进攻元大都.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在位三十年(1368年-1398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在位期间,为了缓和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与此相适应,在法律思想上鉴于元末法纪纵弛导致的各种弊端,认为“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朱元璋出身贫寒,也没有很高的文化,就是这样一个人,后来竟成为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所以他也是一位传奇皇帝.他在位期间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明朝政权.但是他也有许多措施功过难断或者遭人诽议,如廷杖大臣、废丞相、设锦衣卫、大杀功臣、擅杀文人、重开殉葬制度、八股文取士制度、实行君主集权和高压统治等举措,所以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
  朱元璋生于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丁未时,即:戊辰年壬戌月丁丑日丁未时,排行第四.父亲朱五四(后改为世珍),母亲陈氏.祖居泗州盱眙.元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于今安徽省凤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朱元璋原名重八,后改为兴宗.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后改名为德裕,最后再改名为元璋,字国瑞.
  朱元璋幼时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朱元璋的父、母、兄先后去世,不得已而入皇觉寺当行童.入寺不到二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只得离乡为游方僧.少时穷苦,一度入皇觉寺当和尚.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郭死后统率郭部,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至正十六年(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即吴王位.洪武元年(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8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了缓和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与此相适应,在法律思想上鉴于元末法纪纵弛导致的各种弊端,认为“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开国皇帝.姓赵氏(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史记·秦本纪》)名政,秦庄襄王之子,汉族.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秦汉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秦王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汉民族的实际肇始人,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