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情况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6:41:40

简述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情况
简述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情况

简述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情况
【魏晋北朝时期的北方各族】:
  公元220-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为其时代的特点.大量少数民族入居中原,中原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有的南迁长江流域,有的北迁关外少数民族地区.迁居中原的少数民族,受汉族封建经济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过程.汉族也从少数民族那里吸收了有益的东西.这种民族间的融合,不仅有利于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也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北方燕赵地区,是这一历史时期北方民族融合最为显著的地区,它的历史作用具有全国意义.
  一、曹魏与鲜卑、乌桓
  东汉后的魏蜀吴三国,曹魏地处北方据有燕赵,而且实力最强.曹操在灭袁术、吕布、袁绍群雄之后又降乌桓,统一北方,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称魏王,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曹丕代汉立魏后,辖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境内除中原汉族外,还包括匈奴、鲜卑、氐、羌、乌桓、羯、卢水胡、西零等少数民族,其间的鲜卑、乌桓和匈奴较为强大.
  (一)鲜卑人统一漠南
  东汉末年,檀石槐统一鲜卑诸部,在长城以北的广袤地域,建立了东、中、西三部的军事部落大联盟.延时不久,鲜卑又陷于诸部林立的分散状态.曹操当权时,西部鲜卑叛离,漠南自云中以东分裂为三个集团:一是步度根集团(檀石槐后裔),拥众数万,据有云中、雁门一带;二是轲比能集团,分布于代郡、上谷等地;三是原来联盟"东部大人"所领属的若干小集团,散布于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其中轲比能集团势力强,影响大.袁绍据河北时,汉人为避其苛虐刑政,多投奔鲜卑轲比能,轲比能令其族人向汉人学汉语,学汉字,学兵器制造术,势力强大起来.
  建安年间,曹操驻军幽州时,轲比能等鲜卑首领通过乌桓首领阎柔贡献方物,表示臣服.曹氏父子两代,都对这些首领给以安抚.黄初元年(220年),轲比能向文帝献马;二年,轲比能交还留居鲜卑的汉族500余家归汉;三年,又率部3000余骑,驱赶牛马7000余口与曹魏"互市",再送归汉人千余家返回上谷等地.后轲比能集团势力强大,先后兼并了步度根等部,统一了漠南地区.轲比能强大后,屡犯曹魏边境,后为幽州刺史、护乌桓校尉王雄遣刺客所杀.漠南统一局面又陷于四分五裂之中.东部鲜卑先后兴起宇文部、段部和慕容部三股势力,他们乘机南迁,占有乌桓故地.宇文部本非鲜卑,后来东迁辽东与鲜卑人杂处,归附檀石槐后,逐渐鲜卑化.段部出自辽西鲜卑,居地中心在令支(今河北迁安县).
  (二)曹操北征乌桓,乌桓人入关定居
  东汉末汉献帝初平中,乌桓人蹋顿统一了辽东、右北平、辽西三郡乌桓,之后,上谷郡乌桓也归属为一.建安初,冀州牧袁绍与公孙瓒争战时,袁绍在蹋顿的支援下,占领幽州,蹋顿因此也得到了袁绍的封赐.曹操败袁绍后,袁绍之子袁尚、袁熙胁迫幽冀军民10余万户投奔三郡乌桓,欲借蹋顿之势复图冀州,蹋顿也乘势入塞攻扰.曹操为消灭袁氏余部,安定边境,开凿平虏渠以通漕运,准备粮草.公元207年亲率大军,北征三郡乌桓,出卢龙塞"堑山湮谷五百余里",直指乌桓的统治中心柳城(今辽宁朝阳南),杀蹋顿,破柳城,袁氏兄弟出逃到辽东,为辽东太守公孙康所杀,送首级给曹操.曹操将被乌桓掳去和逃往塞外的汉族百姓10余万户接回.又迁10余万户乌桓人入居关内,并从中精选,组成骑兵,仍命乌桓的王、侯、大人率领,随同魏军南下征战,"由是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三国志•魏书•乌丸传》).后来,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年)秋,又遣幽州刺史兼护乌桓校尉毋丘俭率军征讨右北平郡乌桓,先时曾随袁绍奔走辽西的"辽西乌丸都督"也率众5000归附魏国.曹魏政权对乌桓的征伐、迁居和重用,对民族的融合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乌桓逐渐与汉族融合为一.此外,曹操为巩固政权,稳定北方的统一,还对南匈奴施以征伐与招抚.他采取分化控制的策略,令其居住指定地区,分部立贵族为帅,并遣汉人为司马实行监督,从此,单于仅存虚号,"降同编户",部落组织虽存,但已不能直接管辖其部众了,实权归于曹魏政权所委派的各部司马手中,加之一些安抚措施,匈奴部众编入户籍,与汉人长期杂居,学习农耕技术,出现了"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的安定环境.南匈奴由单一的游牧经济也兼营农业经济,南迁中原内地的一些匈奴人,因没有土地,不少人也沦为汉族地主私家的田客.
  二、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建立的政权
  (一)北方各族建立的政权
  鲜卑族九个政权:辽西(今辽宁、河北一部)、代(今内蒙古西部、山西北部,后改北魏,逐渐统一北方)、宇文(今河北北部)、前燕(今河北、山西、河南和辽宁一部分)、后燕(今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辽宁一部分)、南燕(今山东、河南一部分)、西燕(今陕西、山西一部分)、西秦(今甘肃西南)、南凉(今甘肃西部、青海一部分).
  匈奴族三个政权:前赵(原称汉,今陕西、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北凉(今甘肃大部)、夏(今陕西北部、甘肃一部、内蒙古一部分).
  羯族一个政权:后赵(今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江苏、安徽、湖北、甘肃、辽宁的一部分).
  鲜卑族九个政权:辽西(今辽宁、河北一部)、代(今内蒙古西部、山西北部,后改北魏,逐渐统一北方)、宇文(今河北北部)、前燕(今河北、山西、河南和辽宁一部分)、后燕(今河北、山东、山西和河南、辽宁一部分)、南燕(今山东、河南一部分)、西燕(今陕西、山西一部分)、西秦(今甘肃西南)、南凉(今甘肃西部、青海一部分).
  氐族三个政权:仇池(今甘肃东南)、前秦(都长安,曾一度统一北方)、后凉(今甘肃西北、新疆南部、青海一部分).
  巴氐一个政权:前蜀(原称成,后改称汉,今四川和云、贵一部分).
  羌族一个政权:后秦(今陕西、甘肃、河南).
  汉族五个政权:前凉(今甘肃西北部、新疆南部、青海一部分)、冉魏(与后赵同)、西凉(今甘肃西部)、后蜀(今四川)、北燕(今河北东北部、辽宁).
  总计7族23个政权.
  (二)在燕赵地域民族政权间的纷争
  1.前赵、后赵的对峙与统治
  西晋灭亡后,匈奴族统治者刘聪占有了北方大部分土地,公元318年刘聪死,刘曜乘内部变乱之机,夺取政权,迁都长安称帝,国号为赵,史称前赵.公元319年,石勒反刘曜,自称大单于、赵王,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以河内等24郡为赵国,拥有民户29万,史称后赵.后赵羯族地位优越,时称"国人".石勒为巩固其统治,重用汉族人赵郡张宾为谋主,采用汉族的一些统治政策,国力日强.公元321年,遣石虎进取幽州,俘刺史段匹磾,幽、冀、并三州皆归属后赵.不久,石虎又率军进讨鲜卑郁粥于离石,郁粥逃奔乌桓,石虎悉降其众,继尔南下,尽收河南之地.前赵与后赵为争夺地盘,多次交战,公元329年,石勒攻灭前赵,并有关陇之地.后赵之地"南逾淮海,东滨于海,西至河西,北尽燕代",统治了北方广大地区,与江南的东晋政权形成北南对峙局面.石勒在位,实行过一些汉化政策.
  2.冉闵灭后赵,前燕灭冉魏
  石勒死后,石虎继位,于公元335年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石虎荒淫残暴,任意迫害人民,在邺城大建宫室,筑楼台高阁,众役繁兴,加之征辽西、征东晋的穷兵黩武,终于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强烈反抗.公元349年,梁犊率边兵起义,打击了后赵的统治者.石虎病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帝位,自相残杀,后赵大将军冉闵(汉族人)乘机利用民族矛盾,攻杀后赵皇帝石鉴,夺取政权,国号魏,史称冉魏,仍都邺城.
  冉魏政权,排斥少数民族,大杀羯人及其他少数民族(史载杀死20多万人),引发了少数民族的联合反抗,公元352年,鲜卑族首领慕容㑺从东北攻入冀州,冉闵兵败被杀,冉魏政权仅两年多就被灭亡了.
  3.前秦统一北方
  慕容㑺灭冉魏后,自称皇帝,迁都于邺,国号燕,史称前燕.前燕占据北方东部广大地区,但在北方西部又分裂为四个政权:氐族苻氏建立前秦,占据今陕西省;氐族杨氏建立仇池,占有今甘肃东南部;汉族张氏建立前凉,占据今甘肃西北;鲜卑族拓跋氏建立代,占据今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
  前秦苻氏政权,废除了石虎统治时的一些苛政,又以汉人王猛为谋主,整顿吏治,加强军备,发展生产,10余年间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势力.从公元370年至376年间,先后攻灭前燕、仇池、前凉、代四个政权,统一了北方.
  4.淝水战后北方的大分裂
  前秦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局面后,苻坚又于公元378年派军南向进攻东晋,企图统一全国,淝水之战为东晋谢玄所败.由于国力大伤,鲜卑和羌族上层分子,乘机脱离前秦控制,各自建立政权,3年间相继出现了后燕、后秦、西燕、西秦、北魏、后凉六个政权.分裂林立的各个政权,经过10年左右的相互战争,后燕灭西燕,拥有北方东部地区;后秦灭前秦、后凉,拥有北方西部地区;后燕与后秦东西相对.公元395年,后燕攻北魏,惨遭失败而衰落,分裂为南燕、北燕,北魏则强盛起来.北方西部,匈奴、鲜卑、汉族上层分子又扩张势力,先后建立了南凉、西凉、北凉、夏四个政权.北方又呈现分裂割据局面.各政权统治者纷争战乱50多年,使北方的农业生产遭受到极大破坏,是历史上北方各族人民极度痛苦的时期,直到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了这种局面.
  (三)北朝时期北方民族间的融合统一与分裂
  公元439年,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魏政权统一了北方,与南朝形成南北对立的局面.公元534年,魏又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来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北周又灭北齐,至公元581年北周为隋所代.北方这140多年,历史上称之为北朝.
  1.北魏的强大及其统一北方
  鲜卑拓跋部在三国西晋时期,居于今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以游牧射猎为生.公元338年,首领什翼犍建立代政权,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376年,前秦苻坚攻代,什翼犍战死,代灭.
  淝水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公元386年,鲜卑拓跋珪(什翼犍之孙)恢复代政权,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公元395年,后燕攻北魏,拓跋珪在参合陂(今山西大同东南)大败后燕军,并乘胜南下,夺取中山(今河北定州市)、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重要城镇,拥有黄河以北地区,成为北方的强大势力之一.
  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拓跋珪称皇帝--即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击败后燕进入中原后,奖励农业生产,其奴隶主贵族也逐渐汉化转化为封建地主.拓跋珪招纳汉族大地主参加统治集团,加快了鲜卑拓跋部的汉化进程.拓跋珪死后,其子拓跋嗣(魏明元帝)、孙拓跋焘(魏太武帝)承其前业,擢用汉族大地主范阳卢玄、博陵崔绰、赵郡李灵、河间邢颖、渤海高允、广平游雅、太原张伟等数百人担任官职,形成了拓跋贵族与汉人世家豪族的联合封建政权,国势大盛,于公元431年灭夏,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使北方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复归于统一.
  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帝王,在位期间,进行了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改革,最重要的是实行均田制和改革鲜卑旧俗、实行汉化政策.
  均田制政策.北方广大地区由于战乱,户口流徙,田园荒芜,大量土地无人耕种.北魏政权为增加财政收入,稳定社会秩序,颁行均田制.先审定户籍,再按户口分配土地,实行新的租调制.奴婢和牛都可受田.均田制在当时地旷人稀的前提下施行,在不损害地主阶级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施行,是有益于生产发展和稳定的.北方大量的荒地被开垦,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农业的发展,使养蚕、牧畜、酿造等农村副业也发展起来,改变了北方荒凉残破的景象.
  汉化政策.北魏统治下的中原,以汉族为主,具有较高的封建文化,魏孝文帝在政治和社会风俗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消除鲜卑与汉族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即封建化,在服饰、语言、丧葬、通婚、吏治、门阀等制度方面都有相关的汉化规定.这些改革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进入封建社会,适应了各族人民间的自然融合趋势,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3.北魏的分裂与北齐北周的建立
  北魏末年的农民大起义动摇了统治者的基础,内部发生变乱.公元530年,魏孝庄帝杀死了专权的尔朱荣,尔朱兆(尔朱荣弟)又杀死孝庄帝,立元恭为帝,政权又为尔朱氏所握.后来尔朱氏又为其部将鲜卑化的汉人高欢所灭,高欢杀元恭,另立元修为帝(魏孝武帝).元修为摆脱高欢所控,从洛阳出逃,投奔镇守关中的将领宇文泰.此后,北魏分裂为两个政权:高欢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宇文泰杀元修,立元宝炬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
  公元547年高欢死,其子高澄、高洋相继执政,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元善见,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都邺.
  西魏在汉化很深的鲜卑人宇文泰执政下,国势日盛,公元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公元560年,周武帝宇文邕采取了一些经济政治的重大举措,国势日渐强大.
  4.北周统一北方
  北齐与北周东西对峙.公元576年,北周发兵攻北齐,先占晋阳,继又东进,577年攻陷北齐邺城,北齐亡,北方归于统一.周武帝灭北齐后,又进军南方的陈朝,取得了长江以北的土地,北周领域扩大,为后来隋朝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四)民族大融合与各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从西晋末年到隋朝初立的270年间,是中国民族关系史上极为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期,也是民族间大融合的重要历史时期.这种民族融合,先是为北魏、后又为北周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北周的统一又为隋朝的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进一步融合.东汉以来陆续移居内地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一起反抗西晋的统治,但随着西晋政权的瓦解,各民族间又展开了割据称王互相攻伐的斗争,战乱不已,经济破坏,当各族人民不能生活下去时,又联合举行起义,在这种长期共同的斗争中,增进了相互了解,也减少了民族间的隔阂或成见.同时,各族人民在生产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渐在政治、经济、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形成了不可分离的联系,但又保有各自的习尚,这是民族间一种进步的自然融合过程.到北齐、北周后期,鲜卑族及各族人民,在经济生活和语言风俗习惯方面,在和汉族互相吸收、互相渗透中已显不出多大差别了.如北魏统一北方后,中原只通行汉语和鲜卑语,孝文帝改制后,汉语就成为北方各族通行语言,北齐虽一度提倡鲜卑语,但北周统一后,汉语又成了流行语言.又如在民族习俗方面,内迁胡族的许多特点多半消失,匈奴的结发、乌桓的剃发、鲜卑的索发、羌人披发及服饰的左衽等大部消失.
  另外,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割据称王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也大量吸纳汉族地主知识分子作为他们建国兴业的参谋,实行一些变革,推进了汉化和封建化的进程,使胡汉民族间的界限日渐淡薄,趋于消失,为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