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我喜欢二胡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1 05:52:39 作文素材
我喜欢二胡作文作文素材

精选作文:我喜欢二胡作文

   我喜欢二胡,因为二胡能让我拥有音乐天赋。    首先,拉二胡是为了给我带来快乐。   第二,你随便拉个曲子,我就能听出里面拉的什么。比如你拉个《赛马》,我就能听出里面拉的是:在赛场上万马奔腾,众人用皮鞭抽打着马儿,他们快马加鞭,互不相让,都争取得第一。   第三,拉二胡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第四,我在二胡班不仅学会了拉二胡,还学会了分享快乐。有一次,二胡班的班长当了检查员,高兴的疯了,让我们表演电影呢!

篇一:小学作文:我喜欢拉二胡

我喜欢拉二胡

我是怎么爱上拉二胡的呢?那还得从一次演唱会说起。

一年前的一个晚上,妈妈带我去参加音乐会。我看到节目单中有一个二胡独奏的节目,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二胡是什么模样的呀?当舞台帷幕徐徐拉开时,我看见舞台中间的演员演奏的二胡:一根细细的木制琴杆,琴杆上有两根琴弦,琴杆下装有茶杯形状的琴筒,还有一把马尾做的琴弓。随着演员手指的按压和弓子的拉动,美妙的琴声使我陶醉。爸爸告诉我:“二胡从唐代就已出现,有人还称它为?中国式小提琴”。

我十分羡慕,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学会拉二胡。爸爸妈妈满足了我的愿望。从此,我每周末都要在留旭音乐学校认真学习,每天晚上在家刻苦训练,有时累的手臂都酸得抬不起来。经过一年多的严寒酷暑,我也登台演奏一些经典曲目,也参加过“青少年艺术之星”的比赛。

其中我最喜欢拉“田园春色”这首曲子,春暖花开万象更新,农民在田园工作,这是一幅自然的画卷。在田园春色这首乐曲当中,就为我们勾勒了这样一幅图画,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那种热爱。每拉这首曲子我总感觉自己像是奔跑在春天的原野上,那种自由、活泼让我很快乐!

人人都说:“外国最难演奏的乐器是小提琴,而中国最难演奏的乐器是二胡。”我学会了二胡,我为自己感到骄傲。以后我要好好学二胡,让外国人都知道中国有一个人会拉动听的“中国式小提琴”??二胡。

二胡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为会拉二胡感到自豪,我喜欢二胡。

篇二:关于二胡的鉴赏

关于二胡的鉴赏

(一)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是北方的民间乐器。

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

乐器历史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宋代末学者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这样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记载“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去中雁,归雁如今不寄出。”说明在北宋时已有了马尾的胡琴。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进一步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到了明清时代胡琴已传遍大江南北,始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刘天华先生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从而扩展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很快,为了大力发掘民间艺人的艺术珍宝,华彦钧、刘北茂等民间艺人的二胡乐曲经过整理被灌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艺术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

(二)二胡的各类名曲以及大家

1920--1940

刘天华:刘天华二胡十大名曲,包括:《病中吟》(1915)、《月夜》(1918)、《空山鸟语》(1918)、《苦闷之讴》(1926)、《悲歌》(1927)、《良宵》(1928.1.22)、《闲居吟》(1928.6)、《光明行》(1931)、《独弦操》(1932.1)、《烛影摇红》(1932)

(刘天华逝世时,在纪念会上有人用这十大二胡名曲标题的首位字联成过一幅便于记忆又颇有意境的挽联:“良月苦独病,烛光悲空闲”)

华彦钧(阿炳):《听松》(1939)、《二泉映月》、《寒春风曲》

·

.1950--1959

孙文明:《流波曲》(1952)

刘文金:二胡协奏曲《豫北叙事曲》(1959)

黄海怀:赛马(1959)

·1960--1969

刘文金:二胡协奏曲《三门峡畅想曲》(1960,陈钢编曲)、《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梁祝协奏曲》

黄海怀:《江河水》,(1962)

·1970--1979

鲁日融:《迷胡调》、《秦腔主题随想曲》、《欢乐的秦川》、《采花》、《摇篮曲》、《曲江吟》周维:《葡萄熟了》

王国潼、李秀琪:《奔驰在千里草原》(1972)

(三)组员自己关于对二胡的理解

不知道为什么,从小就对二胡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喜欢手指一上一下的在琴弦上滑奏。从六岁开始学习二胡,一直到如今。我喜欢听刘天华的那曲良宵,美酒佳人,共度良宵。我热衷阿炳的那曲二泉映月。月影悠悠,孤独的是阿炳的那颗心,一心独奏,所以才有了二泉映月的问世。也许是因为家乡的缘故,特别喜欢那首扬州小调,抑扬顿挫的小曲,听着让人悦耳,听着让我舒心。有幸的是,到了大学,在音乐鉴赏课上,还能见到我热爱的二胡,所以就与组员一起写了这份关于二胡的文档。

组员:自动化1334吴正昊钱道勇朱益进黄琦许家辉王宛洁黄梦生陈文经管电子商务1331张晓雪

篇三:小学六年级作文二胡伴侣

二胡伴侣

二胡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曾经就听过那音律缠绵的韵味,最熟悉的应该是《梁祝》了吧。我渐渐的对二胡有了好感,后来就去学了拉二胡。我很喜欢拉二胡,它能给我带来快乐,能补充我的音乐知识,有了它让我本来美好的生活更加美好。

一开始,老师教我怎样拿二胡:用左手虎口握住琴杆儿,管食指叫“一指”,管中指叫“二指”,管无名指叫“三指”管小指叫“四指”。二胡一共有七个调,我先学的D调:内弦空弦是“1”外弦空弦是“5”;内弦一指是“2”;内弦二指是“3”;内弦三指是“4”而右手就负责拿弓,弓子分推弓和拉弓,是马儿尾巴上的毛制作的。

我刚学几天就不耐烦了,心想:“有什么好学的?这边弓子要握紧,还要拉稳,那边手指还要灵敏,按下这个手指接着抬起来,再按下那个手指再抬起来,根本忙不过来!为什么要学二胡呀?我又不喜欢,别的小朋友也没学呀?”妈妈告诉我:“做事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我已经会拉《小星星》、《找朋友》、《上学歌》等简单的儿歌了。

现在,一眨眼三年过去了,我已经会拉好多大曲子了,比如:《赛马》、《北京有个金太阳》、《奔驰在千里草原》和《喜送公粮》等,甚至会拉几句《二泉映月》!听着自己拉出美妙动听的曲子,感到无比的高兴。因为这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没有付出哪有收获!

篇四:我的二胡老师

我的二胡老师

看,眼前这位身穿休闲服,戴着金丝边框眼镜的老年人——就是我的二胡老师,唐老师。唐老师的教育方法非常特殊,而且听他的二胡课,可以让每个人都觉得很有趣味。

有一次,我们学习《化蝶》这首曲子。一开始,唐老师并没有急着先教曲子,而是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感人故事告诉大家:“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朝,当时,封建社会有个规定,只有男孩可以读书,女子无才便是德,然而,祝英台她聪明,喜欢读书,所以她把自己打扮成男孩,去杭州学府读书……”唐老师讲得有声有色,很快就把同学们引进了这个故事中,都迫不及待地要学会这首曲子。

然后唐老师开始讲曲子了,他先自己唱曲子,并要求同学们在他唱的同时,在下面轻轻哼唱。每到一句唱完后,唐老师总会向我们解释这句是什么意思,全解释完后,唐老师开始教曲子了。他的教法与众不同,不是一下子教完,而是一句一句地教,在一些容易拉错的地方,还反复强调了好几遍呢!

全部教完后,唐老师与以往一样,开始一个个检查是否学得到位,是否能拉得正确。同学们一个一个被检查过来了,轮到我时,由于疏忽大意,我竟然漏拉了一个音!我心里忐忑不安,犹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害怕老师会狠狠地批评我。可没有想到的是,唐老师非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弯下腰来,和蔼地说:“你瞧瞧你,真粗心,下次可决对不能这样了。来,再把曲子拉一遍。”唐老师的眼里满是期待,我惭愧地点了点头,重新拉了起来。这次,我终于拉

全对了,唐老师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去检查下一位同学了。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的教导之恩,我永远难忘。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