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学生《红楼梦》读书笔记及其他实践活动典型例子展示4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4 01:40:02 体裁作文
学生《红楼梦》读书笔记及其他实践活动典型例子展示4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学生《红楼梦》读书笔记及其他实践活动典型例子展示4作文

 高一下学期,学生在越来越有兴趣的阅读中,渐渐找到了他们自己的研究探讨兴趣点,从而让《红楼梦》专业化阅读不断地走向深入。我想,若能坚持到底,这必将给他们以后的考场议论文写作带来无穷力量,也一定会在最后的高考语文中脱颖而出。

在这里,我再将部分学生的“《红楼梦》专业化读书笔记”,按照一定角度,相继展示出来,好让大家一起感受我们学生的成长快乐。

先看两位学生的专业化读书笔记。

 1、 原高一(4)班刘译骏同学的《笑谈古今贪官》




2、 原高一(4)班朱雨萱同学的《红楼梦之二摔二剪》



 




篇一:《我的作文教学革命》读书笔记

《我的作文教学革命》读书笔记

Zenghn2011-7

一、管建刚作文教学观点

△尽管语文老师都懂得‘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尽管语文老师都知道‘愿意写’比‘写什么’更重要,面对这个现实的难题,大都望洋兴叹,束手无策;学生们也只能在‘要我写’下作文,越写越没劲,越写越枯燥,越写越恨之入骨。

△传统作文教学下的写作,不是真正的写作,它充其量是一种虚拟的写作训练。这种写作训练,是以应试的标准、教师的喜好来‘指导’和‘纠正’学生的、所谓不正确的写作行为。

△对语文教师来讲,他自身的阅读经历,往往决定了他的阅读教学研究的走向;他自身的写作经历,往往决定了他的写作教学的研究走向。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惧怕写作,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写作的冲动和践行,将注定走不到作文教学的深处,进入不了作文教学的生命境地。

△要让每个学生在小学生报刊上发表习作,这种可能性不大;要让每个学生经常在小学生报刊上发表习作,从而出现一个较为持久的写作亢奋期,那可能性可以断为零。可是??写作需要发表,需要经常性的发表刺激。

△取消了传统的“大作文”和“小作文”,用“评价周记”本替代。“评价周记”本是常见的32开小练习本,一个月一本,没写完,也换。然后讲一个学期所涉及的本装订成“我的书”,并进行“我的书”装帧设计大赛。这种形式就值得学生们期待。

△写作教学首要的任务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写作的知识,而在于唤醒他们用笔说话的愿望,鼓励他们用笔说话的热情,激励他们用笔说话的意志。

△作文教学,教师在一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唤醒,就是激励,就是鼓舞。

△一个语文老师如果害怕作文,一个语文老师如果没有写作的冲动和践行,注定将走不到作文教学的深处,进入不了作文教学的生命境地。

△语文教学的问题之一,就是教语文的不喜欢语文,教阅读的自己不阅读,

教写作的自己不写文章。

△对于语文老师来讲,他自身的阅读经历,往往决定了他的阅读教学研究走向;他自身的写作经历,往往决定了他的写作教学研究走向。

△没有读者的写作,就是没有生命的写作,没有读者的作文教学也是没有生命的教学。

△在作文中生活,在生活中作文,作文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作文进入生活,生活激扬作文。

△发现题材,是最重要的写作才能。

△作文是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更多认识或不认识、见面或不见面的人听到这种声音。

△作文是有用的,它以发表的方式进行别样的说话,排除心灵的压抑,展现内在的才情,获得尊严的捍卫,寻找存在的证据。

△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练笔,只要学生拿起笔,真心参与,只要真心诚意地进行汉字的排列组合游戏,写的数量上去了,总有一天会带来质的飞跃。

△教学需要教师,能力却是学生自己练出来、磨出来的。

△急功近利是写作教学的问题之一,很多教师都太急躁,恨不得把作文的应试能力放在一个星期里全部教完,没有一个长远打算,没有一个长远规划。

△写作需要实践的磨练与时间的浸润。

△写作的幸福出自写作的艰辛。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没有倾听者;唯一的阅读者——老师,只是个批阅者。

△作文困难生的“困”,有字词句基本功这一关没过的原因,但这不是主因。主因是他们从没有产生非要拿起笔来说话不可的写作感。一个人产生了非写不可的状态,他的文字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一个不习惯思考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正如一个从来不想晚上刷牙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这习惯。

△作文是一架摄像机,一架心灵的摄像机,他可以记录人的心灵世界,那是弥足珍贵的世界;作文是一架随身携带的摄像机,只要笔和纸,就能随时记录生活和心灵。

△只要有写的行动,就一定会有美的收获。

二、发表系统构建

△作文是拿起笔来说话,作文是一种公众的言说,作文是一种别样的对话。作文要凸显对话的本质,就必须发表出来,文字只有发表出来,才能实现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传统的作文“发表”。

(1)班上朗读;(2)上黑板报;(3)墙壁张贴;(4)同学传阅。

这几种“发表”方式,作者和读者都不能“痛快”,在交际的力度和深度上,有很大的缺陷,往往只能暂时鼓舞作者本人,很难由此影响、波及班上其他学生,出不了“最大成效”。

△办《作文班级周报》。

(1)《作文班级周报》是作文的对话属性释放的需要。

把作文发表在周报上,学生能获得多元的对话,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小作者的读者,每一个学生背后的每一个家庭也都是小作者的读者。“发表”刺激着学生写作,“对话”也刺激着学生的写作。这种多元对话,使学生一次作文的暂时搁笔,成为下次拿起笔来说话的期盼。

(3)只有每周都正常刊出《班级作文周报》,写作氛围才能在循环发表的过程中越来越浓,形成一个驱之不散的“写作场”。

(4)我取消了传统的“大作文”和“小作文”,取而代之的是“评价周记”本。“评价周记”本是常见的小32开的小练习本,16张,很薄,一个月一本,没写完,也换。一学期一般涉及五个月,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至少有五个本子,到期末的时候,装订成“我的书”,进行“我的书”装帧设计大赛。

(5)“评价周记”的组成部分。

选,可以选一个,也可以选有关联的两个或三个事例,周六周日,写成稿子向《评价周报》编辑部投稿。这么多年来,双休日,“读好周报,评好佳作;写好稿件,填好自荐”,是我给学生布置的唯一作业。

(6)每期《班级作文周报》选用三分之一左右的稿件。如果是小班化教学,录用稿件也不能过多,要使学生有适度的饥饿感,大人在适度的饥饿下,状态最好。

(7)《班级作文周报》要定期出版,出版日期一般定在周末。

理由之一:学生能利用休息时间,看《班级作文周报》。

理由之二:能刺激学生写好本周的“每周一稿”。

理由之三:周末家长也相对空闲,会关注《班级作文周报》。

三、录稿

△“评价周记”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每日简评”,即周一到周五,每天用三五句话写一写这一天中最值得记录的人、事、物,旨在培养学生发现和选择的能力,为学生写作积累素材。二是“每周一稿”,一般是从周一到周五的“每日简评”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三个有关联的事例,利用周末的时间写成稿件,向《评价周报》投稿。

1、每周一,学生把稿件投到《评价周报》编辑部——语文老师那儿。

2、起初,编辑部的编辑是语文老师一人,办了一年,编辑部可以在学生中招聘业余小编辑,让学生轮流参与到选稿中来,这既让学生感受到选稿的乐趣,也感受到选稿的艰难,做老师的艰难,还减轻了老师选稿的工作量。

3、学生参与选稿,可将80%的录用名额给学生,剩下20%的老师做调剂用,如照顾作文困难生,照顾连续三四期没发表作文的学生,照顾“质量不高,精神可嘉”的学生。

4、稿件被录用的学生,当天就多了一项作业——用红笔修稿稿件。只有修改后,才能得到老师正式签发、盖有编辑部印章的“用稿通知书”。修改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要使这条途径发挥出它的重要作用,必须“有效”,要“有效”修改,必须调动学生“我要改”的情绪和态度。我的法子,还是竞争。每期报纸大概发表15篇,周一选稿时,初选录用20—25篇,根据学生的修改质量和修改态度,再删除5篇。

5、用稿通知单。

用稿通知单

__________同学:

祝贺您的文章《》被我班

下页余下全文

篇二:怎样指导小学生写读书笔记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古训,也是人们取得成功的经念。他告诉我们读书要动笔,随时记下读书的心得体会。我们上语文课的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把读书后的收获记下来呢?浅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首先,应了解读书笔记的类型。读书笔记一般有批注、摘录、提纲、心得四种。写读书笔记时,应根据写笔记的目的、书的类型及自己的习惯,确定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

1、批注笔记。凡自己的书,可在读书时用笔圈圈、点点、划划、写写,运用一套相对固定的标记符号。例如,在生字的下面用“______”标出,查阅字典后注上拼音;在一些精彩的句段下面用“??”点明;需要认真思考的地方用“?”注上;在书的空白处,扼要写上对某一句段的评析。。

2、摘录笔记。就是将书中的精彩观点、新颖材料及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以备将来选用。这种读书笔记是大量的。做摘抄笔记时,最好让每段摘录自成一段。后面还应写上摘自什么书,多少页,该书的作者是谁,出版者是谁,哪一年出版的,都应写在摘抄的后面,以备将来查验、核对。两段摘录之间留下较大空白,这样做一是使摘录的眉目清楚,二是留下空白便于将来翻阅、运用时可以作批记。

3、提纲笔记。就是将读过的书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内容要点及写作方法等等,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写出来。

4、心得笔记就是阅读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写出来。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两个字,一个是“读”,就是要把文章读懂,另一个就是“感”,要有感而发,千万不要空泛地议论。

5、书签式。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上。把书签夹在课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念一念、背一背,直到背得滚

瓜烂熟,记得牢为止,再把它存放起来。这种书签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如此反复,脑子里积累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了。

6、卡片式。就是用厚纸剪成大小一样的卡片。读书时,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分门别类地摘记下来,再按书卡分类存放。存放的位置还要按类别,编上号码,写出标题,以便使用时查找。卡片还有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每天拿出几张卡片读一读,背一背,日积月累,脑子积累的词汇材料就越来越丰富。写作时,就可以从脑子的“储蓄库”里搬出来用,就不愁写不好作文了。

如何指导小学生做读书笔记

一本自己曾经听说过的喜欢的书往往就爱随着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许多同学在课余和书本交上了朋友,有的同学得到

不释手,吃饭看,睡觉看,有的同学一回到学校就来到图书廊看书,有的同学甚至课间也要到图书廊看一会儿书。可惜,其中不少同学阅读书籍,往往只追求紧张、生动的故事情节,许多精彩描写,往往一跳而过。如此读法,尽管书读得很多,

却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不少老师在布置学生课外阅读的时候都会提议他们做读书笔记。

然而,我们也可以听到不少呼吁:“别让阅读成为孩子的负担”!“如果一读书就要求做读书笔记,这书

还有人愿读吗?”确实,在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如果总是与好词佳句的摘抄、读后感的写作联系在一起,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沉重的负担可能会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但如果不写读书笔记就一定能让读书活动持之以恒吗?

下页

篇三:2014年《可以这样教数学》读书笔记

《可以这样教数学》读书笔记

《可以这样教数学-----16个小学数学名师的教学智慧》是中学高级教师,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兼职副研究员,广东省深圳市官田学校小学教师叶建云主编。该书于2012年8月

神的涌动上。学生学习过程中被教师的教学设计活动吸引,禁不住投入其中,潜能得到充分激发和释放,敢于表现自己独特的想法。其次,好课的“创”还体现在尝试探究活动上的充实。教室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给学生有明确目的,过程紧凑,开封性的尝试探究活动,学生独立的思考,循着知识的阶梯自主发现新知,新法。再次好课的“创”还体现在教师教学思想的开放教学行为的灵活上。怎样让学生“创”办法很多:给学生练的机会,给学生说的机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给学生上讲台当小先生的机会??我们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给我们一个惊喜。好课的“新”主要表现在渗透新思想、生成新方法、创造新形式上。真实与创新是互相联系的,真实是为了更好的创新,真实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真实要达到的目标。

吴正宪老师:让学生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为什么那么多有营养的数学,学生却不喜欢,不爱学?我们能否让好吃的数学与有营养的数学在课堂中得到和谐统一,让孩子们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我们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审视系统严谨的数学,并以自己多年来早已习惯的学习方法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课堂上对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并没有太多的在意,忽视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失去了儿童的,情趣。有营养的数学就是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科学的有态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总体来说,有营养的数学一定是有后劲的可以持续的!好吃的数学就是把有营养的数学烹调适合孩子们口味的数学,就是孩子们喜欢的数学、爱

学的数学、乐学的数学、能学的数学,就是能给孩子们数学感受的数学。总体来说,就是孩子们喜欢的数学,孩子们需要的数学!好吃的数学可能不那么系统严谨,但是,只有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数学,才是最美的数学。好吃的课堂可能不那么尽善尽美,但是,只有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课堂才是最有魅力的课。只有真正读懂学生、读懂数学、读懂教材、读懂课堂的基础上,才能为学生的童年奉献出,好吃又营养的数学。

华应龙老师:师者若水。师者若水,宽容博爱。师者应有博爱的胸怀,容纳一切的学生,容纳学生的一切。师者若水,和顺温柔。师者智者为上,温温恭人。师者若水,滴水石穿。学生反复一百次,教师做101次转化工作,来把懵懂无知的孩子培育成才。师者若水,随物赋形。水无定形,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师者若水,善待时机。课堂教学亦当应时而变,水到渠成,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师者若水,灵活自在。师者若水,公正无私。师者若水,心如止水。失之若水,载舟覆舟。所以值得我们教师学习的,是往低处流。我们往低处流,才会真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被尊重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当我们往低处流,才会好奇的想看看学生那边会有什么风景,而不再做摸象的盲人;当我们往低处流,才会惊讶于学生的发现,明白“我的认识是对的,与我不一样的不一定就错”;当我们往低处流,才会真诚的欣赏和夸奖学生,好学生是被夸出来的,这不是个传说;当我们往低处流,才会从善如流,从容地与学生一起行走。华应龙老师的容错教育给我感触极深。平时的我在教学中难以接受学生不同的

意见,今后,应慎思慎行。

林良富老师:学习更好的数学.更好的数学应该有几个明确的标准:1、有用的、人人都必须获得的基础数学,他能建立数学学习的平台,为后续学习,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形象、生动、富有挑战性的数学,他作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活动场景,最容易被学生接受;3、能引领学生去尝试、去经历、去发现的思维的数学,他作为教学推进的活动主题,凸显了过程性、结构性和数学化,能引领学生毕竟数学的本质;4、应用、创新的数学,他作为一个学系整体,与人的生活世界息息相关,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那数学的现实性和再创造,是学习数学的最高追求。优化学习目标的定位,凸显数学的本质。我们总目标定位、素材的选择、板块活动的流程设计、创新性练习的优化设计四个维度进行大胆的实践与创新,提高自己的设计准则,分享课堂动态生成,促进学生的深度感悟与创造。只有真正读懂生命,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才有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

徐斌老师:数学课堂,进与退的智慧。1、退的策略。首先,退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其次,退到学生的旧知。

在于教师能在进与退之间的游刃有余。

钱守旺老师:留情处处皆资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教材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而不是客厅的全部。任何课程实施,都需要利用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怎样用数学眼光来搜索教学资源:首先,身边素材的及时引入。1、选择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作为教学的资源。2、选择有意义的热点问题作为教学资源。3、选择振奋人心激动不已的场面作为教学。4、选择学生自身的生长发育过程作为教学资源。其次,课堂生成资源的及时捕捉。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主人,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哪些问题,会怎样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多情况下老师是无法预料的。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学生的差异、学生的精彩发言、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学生的不同观点,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有研究证明:在错误产生的时候,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处于混乱状态。如果这时老师采取用忽略错误,直接给出标准答案的做法,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必然是死,封闭的和支离破碎的。只有开放系统,才能在动态平衡中是结构不断处于有序状态,是混乱转化成有序。

下页余下全文

篇四:昌乐县西湖小学杨曰伟《四环节自主快乐习作》研究报告

《四环节自主快乐习作》研究报告

昌乐县西湖小学杨曰伟

2012-6-26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也是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约束过多,放不开;学生被动作文,毫无自主、自由可言,加之缺乏生活体验和语言积累,作文时必然无话可写,因而满怀痛苦和烦恼,感受不到写作的快乐,使习作教学限于困境。

2009年9月1日,我接手三年级的语文课。通过多次听课评课活动,我发现习作教学存在以下四大缺陷:1.缺乏积累。由于大量的闲暇时间被机械重复的作业占用,被电视节目、电脑游戏、打闹玩乐左右,读书、观察、调查和实践活动难以亲近学生。教师习惯于布置大量的书面作业来削减学生玩耍的时间,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因为缺乏积累而难以做到文思如泉、一气呵成。

2.缺乏练笔。光靠几节习作课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课堂上学习方法,课外展开练笔活动。3.缺乏交流。写作之前需要交流,习作完成之后也需要交流。不光小组内部互相交流,小组之间也要交流。学生人人都要参与到评价、修改当中。4.缺乏展示。交流之后,修改完善了,还不能收场。学生的作品需要展示,需要共赏。

针对习作教学的四大缺限即缺乏积累、缺乏练笔、缺乏交流和缺乏展示,我创立了小蜜蜂工作室,创办了《小蜜蜂快报》《习作起步》,自称“老蜜蜂”,带领“38只小蜜蜂”,飞进了“习作百花园”,开始进行“四环节自主快乐习作教学实践”(四环节即放手积累、自主创作、相互交流和快乐展示),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喜欢习作课,喜欢创作与交流,喜欢展示,培养学生阅读和练笔的习惯。

二、申报奖项

该项目研究申报创新奖。

创新点:“四环节自主快乐作文教学实践”(四环节即放手积累、自主创作、相互交流和快乐展示),目标是让每个学生喜欢作文课,喜欢创作与交流,喜欢展示,培养学生阅读和练笔的习惯。核心是“自主”和“快乐”。

(一)习作整体流程

放手积累——自主创作——相互交流——快乐展示。

(二)课堂习作流程

自主选题——自主创作——自主评价——自主修改。(前两个环节为

越精彩。我喜欢背诵古诗、儿歌和各种优美的诗句。每当写完作业,我都会如饥似渴地读自己喜欢的书,遇到优美的句子,我就多读几遍,争取把他们背下来。”

2.细心观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自己的成长经历中那些生活的精彩瞬间,那些生动感人的景象,最容易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这些东西表达时能让抽象的文字灵动起来。平时注意观察引导学生把握四个字:细、记、恒、锐。也就是说观察要细致入微,不要走马观花;观察时作好记录;时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眼光要敏锐。提高写作水平,不能只靠读有字的书,更要读生活这本无字的书,也就是要多观察。春夏秋冬、花草树木、人情风俗等,书本上的叙述尽管精彩,也难比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留下的印象深刻。在习作之前,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是必要的,学生才写出了大量的真实生动的习作,而我利用空余时间把它们收录在了《习作起步》里。正是因为平时密切注意观察,学生才敢于在课堂上自主创作。为了让学生自觉主动进行观察,我请学生大胆设计方案,只要可行就照学生的意见办。比如有学生建议在教室前面的小花园摆上几个花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种植活动,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就积极支持孩子们行动起来:小组内部准备花盆、种子、土壤、水肥等,一周后种植完毕。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一幕幕:孩子们看到了今年

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辑录下来;在课外,我的学生人人建立了课外读书笔记本,及时地将课外书上精彩的部分摘录下来,及时地将观察到的人和事、物和景记录下来。笔记经常交流,并配上自己喜欢的小插图,孩子们喜欢做这样的笔记,我也喜欢看这样的笔记。没有任务限制,完全靠自觉自愿做读书笔记。每学期,我班学生的读书笔记人人能够达到5万字以上(不包括平时的习作、小练笔)。

4.开展练笔活动

在快乐中写作,在写作中享受快乐,这是新课标所要求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追求的。光靠几节习作课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展开练笔活动。自主练笔主要包括:(1)课内练笔,即结合教学内容有选择地开展练笔活动;(2)课外练笔,即设计多个习作题目供学生选择练笔;(3)自主练笔,即课前学生自主自由进行练笔活动;(4)交流练笔,即课内外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练笔交流活动。我在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活动时,主要采取了两种策略:一种是学生自由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晚上写好,

美丽的田野(36)晨雾(37)寒(暑)假里的一件事(38)一次春游(39)读书的乐趣(40)感人的一幕

(二)自主创作

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本环节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条路子,即自主练笔和自主创作。

1.自主练笔

自主练笔在前面已经介绍,在此不赘述。

2.自主创作

课堂习作的具体流程是:自主选题——自主创作——自主评价——自主修改。这一习作流程需要分两课时进行:前两个环节为

下页体裁作文